当孩子玩手机比父母更熟练,甚至更愿意听取“网友”建议……后喻时代的到来,让做父母成为一项需要智慧的“技术活”。
9月20日下午,“幸福越课堂·绍心大讲堂”第八期在绍兴市文化馆开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著名家庭社会学与社会性别学研究专家沈奕斐以《后喻时代,做智慧父母》为主题,直面当代家庭教育痛点,为家长们带来了深刻见解与实用方法,引发强烈共鸣。

家庭是成长的土壤,父母是重要的导师。然而,在信息爆炸、知识“反哺”成为常态的今天,如何成为有智慧、懂沟通、能对话的父母,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沈奕斐教授以其生动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直击要害。
“以孩子为中心,就意味着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好吗?”讲座伊始,沈奕斐抛出的问题引发思考。面对现场家长的迟疑或认同,她没有给出简单的“是”或“否”,而是犀利剖析了“以孩子为中心”可能陷入的陷阱。“当父母将全部精力与自我价值都捆绑在孩子身上,这份爱可能变得沉重,甚至转化为无形的控制。”她强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拥有清晰边界和自我价值的父母。”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沈奕斐教授不断抛出关键问题:“学习一定是痛苦的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显得更脆弱?”“父母为何如此看重成绩?”……这些问题犹如一面面镜子,引导家长审视日常教育行为背后的逻辑与观念。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家长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家庭关系、代际沟通、情绪管理、成长压力等广泛而真实的领域。一位家长问道:“孩子觉得仅凭成绩评判人不公平,该怎么办?”沈奕斐教授微笑着回应:“我们需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的不完美,引导他们在不合理的规则中守护内心的公正感,同时培养改变不公的勇气与能力。”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结束,许多家长意犹未尽,排队与沈教授合影交流。“这次讲座让我反思了日常教育的不足,我需要更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而非一味强调成绩和规则。”一位沈姓家长感慨道。现场还有不少年轻教师埋头记录,“这些内容太有价值了,可以分享给更多家长,助力家校共育。”一位教师表示。
此次讲座全程通过越牛新闻客户端直播,未能到场的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精彩内容的回看。未来,“幸福越课堂·绍心大讲堂”将持续关注各类需求,邀请各领域专家带来更多主题分享。(【直播回顾】“幸福越课堂·绍心大讲堂”第八期)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冯古川 见习记者 黄晨珂 编辑:沈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