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夜读】人,不能太“尖”

2025-09-19 21:33

来源:

太过尖锐的言辞,容易刺伤人心;太过张扬的才华,容易招致妒恨。

人生在世,不是越“尖”越好。

有时候,藏起锋芒,显几分“钝感”,反而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懂得收敛,知道包容,学会沉淀,方能行稳致远。

01言辞少尖锐

话说得太尖太硬,伤的是人心,毁的是关系。

言语暴露一个人的修养,也决定一个人的祸福。

话太尖刻的人,往往福气浅薄。

言辞温和,才能留住福气;说话太冲,只会招来麻烦。

言语的节制,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

言辞温和的人,懂得照顾他人感受,不会为了一时痛快而出口伤人。

他们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宽容化解矛盾。

这样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学会控制言语,就是修炼内心的过程。

当我们不再用尖锐的语言对待世界,世界同样会以温柔相待。

02才华不张扬

喜欢显露的人,往往缺乏底气和真才实学。

才华一旦用来炫耀,就会变得廉价,甚至成为负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保持谦逊,才能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减少无谓的妒忌和阻碍。

张扬之人,往往内心空虚,需要外界的认可来填补自卑。

而真正有才华的人,从不需要通过张扬来证明自己。

他们明白,若高调行事只会惹下祸根,积累实力远比炫耀更重要。

人生的高度,不在于你张扬了多少,而在于你沉淀了多少。

收起锋芒,脚踏实地,才能默默成就更好的自己。

03越“圆钝”,越显格局

真正有大格局、大智慧的人,往往看起来不那么精明,甚至显得有些愚钝。

但其实这是一种包容,一种通透,一种不为琐事所扰的定力。

面对无伤大雅的冒犯,选择“迟钝”一点,哈哈一笑就过去,反而显得心胸开阔。

越“圆钝”,越从容,也越显格局。

正所谓:“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做人“钝”一点,并非傻气,而是不把聪明用在斤斤计较上,不把精力耗在鸡毛蒜皮里。

把心量放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变得微不足道。

把眼光放远,眼前的得失便不会那么重要。

这份“钝感力”,能帮你屏蔽生活的纷扰,积蓄真正的能量,护佑你行稳致远。

处世让一步为高。为人处世,留三分余地,减两分锐气,方能得一世从容。

收起棱角不是懦弱,而是阅尽千帆后的通透。

磨去尖锐并非世故,而是历经沧桑后的慈悲。

余生最好的活法,是言语留温度,行事有分寸,胸怀藏天地。

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人世中,修得心静如水,福气自来。

亲爱的你

晚安

(内容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