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酒小镇的“酒香树”。(裘子迈 摄)

光大渊明景区的“隐逸树”。(裘子迈 摄)

书圣故里的“筋骨树”。(黄霄 摄)
绍兴古城素来风光宜人,人文气息浓郁。而在古城中,竟然还藏有一些“彩蛋”,即爱心模样的树,简称“爱心树”。它们为景区和当地文化增添了一番特殊的景致,赏游趣味十足。
记者 裘子迈 文 黄霄 摄
“醉”美“酒香”树
黄酒小镇停车便利,从大型停车场步行入镇,不过四五分钟。沿途店铺多与“酒”离不开关系。走进小镇后往左侧过桥,其中池塘里鱼儿嬉戏,别有一番景色。过桥后便能望见远处的一棵“爱心树”:河两侧的树木生长得旺盛繁密,自然靠拢在一起,竟然形成了“爱心”的模样。有心人登上了桥,在两棵树中间挂上了“爱心”摆件,更是彰显了这里的浪漫。
有游客戏称此为“连理枝”,这里成为了绍兴酒文化之旅的意外“彩蛋”。这里距离黄酒小镇的乌篷船码头并不远,码头边的游客排队成群,与地道的绍兴船夫有说有笑,自从这棵“爱心树”被意外发现后,这里的船夫偶尔也会向远道而来的游客做介绍。
这里的酒香并不稀奇,如今的咖啡新业态更是增添了新气象,而“爱心树”旁边的商铺恰好为咖啡店。店主时常与友人坐在河边的树荫下,品一品咖啡,闻一闻酒香,赏一赏小镇的浪漫,自有一番雅趣。一位店主分享说:“来这里打卡‘爱心树’的游客有不少,我觉得这是大自然与人文的一种精彩馈赠,对于增添小镇的生机也有很大的帮助。”乌篷船恰好穿梭在“爱心树”间,更添许多意趣。
诗魂隐逸树
光大渊明景区位于齐贤街道。不久前,记者收到一位大学生的分享,说这里有一棵小型的“爱心树”,虽不是很大很突出,但藏在群树之中,更有一种“古城浪漫”探索之意。踏上“爱心树”寻觅之路,发现这棵树离荷塘并不远,悄然成“v”字形,确为爱心模样。发现的快乐和惊喜不小。
询问当地村民,了解到这里确与陶渊明有关。这里还有一个砖木结构的庭院式民居,名为“陶公居”,里面的渊明文化浓郁。陶渊明追寻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似乎也有了“答案”,“爱心树”边的大片荷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久前,这里的荷花开得旺盛,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有的游客也在赏荷时发现了这里的“爱心树”,惊喜地在社交媒体分享。登上荷塘中央的观景台,“爱心树”和荷花尽入眼中,雅趣十足,倍感惬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年前,陶渊明隐逸,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棵“爱心树”仿佛是悠然心境象征,引导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寻找方可,找到时真有种《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的感觉。
墨韵筋骨树
书圣故里翰墨飘香,江南的小桥流水与书法的“颜筋柳骨”在此碰撞,而这棵“爱心树”处在两者之间,被有心的游客发现。这棵树距离网红打卡点“老爷爷书店”不远。其实,这是一棵樟树,在黑瓦白墙中不知不觉长成了“爱心”的模样。最近,这棵“爱心树”在社交平台走红,让本就游客络绎不绝的书圣故里,增添了一番新的赏游趣味。
书圣故里的业态多为咖啡馆、古装馆、茶咖、书屋等,这里时常有年轻游客打卡,尤其吸引年轻女性游客。在这里身穿古装,头上簪花,再寻找一富有审美眼光的摄影师,很适合拍照出片。从清早开始,直到夜幕降临,这里都有大量的游客摄影留念。有了这棵“爱心树”,摄影的人群更多了。不止为精心打扮的自己摄影留念,更为这里的人文景观留下自己的印记。一位来自东北的旅拍摄影师分享说:“我很喜欢绍兴,因为这里的小桥流水吸引了我,自从在社交平台发现了这棵‘爱心树’,我就迫不及待地寻找机位。”根据他的介绍,他希望拍出爱心树倚靠在屋侧、游人抬头欣赏的一幅“合影”,“因为这样的场景很能表现绍兴的人文风光,文化底蕴与游客心境在这样的照片中具象化了。”他补充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