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打造现代化名士乡”系列观察②通则渠成活水自来

2025-09-19 11:16

来源:

识才求才、聚才用才,无一不是开创性工作,无一不需要敢闯敢干。

当前,绍兴正站在破解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的烦恼”的重要节点。放眼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做深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大文章,着力打造“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正是绍兴在这一关键时期作出的关键抉择。

“改革的本质不是重建,而是‘疏通’。”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工作不能坐等“活水”来,而要先去“通渠”,坚定不移地破除一切阻碍人才发展的思想束缚、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渠”疏通得好,就会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和“内生动力”,人才“活水”自然会源源不断涌来。

如今,在绍兴谈人才,人们常说的是三句话。

“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平台都能使用。”

今年我市首次开展的“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双向派驻模式,就是一场助力人才跨体制流动,促使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创新尝试,首批共选聘170人。

从2005年进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到2013年成为派驻卧龙的青年科学家,再到今年受聘科技副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栋良与卧龙集团结缘已有20年。

从“派驻”到“任职”,背后是人才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全面升级。“以前主要琢磨怎么把技术做出来,现在还得想怎么把技术转换成产品卖出去、用得广。”刘栋良说,成为科技副总后,他开始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洞察市场趋势,以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战略方向。

比如,刘栋良目前所专注的低空经济电动航空领域,不仅研发初期要充分考虑技术的需求、产品的标准化与兼容性,还要提前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测算市场效益。他不仅做好了未来的航空规划,还开发出高性能新能源航空器电动力系统产品,填补我国产业布局空白,预计将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

为贯通校院企人才有序流动通道,我市通过设立“编制池”“人才驿站”,允许人才编制在高校、科研在平台、转化在企业,目前已先后入站高层次人才35名。科研人员不再受限于单一的编制框架,拥有多重身份、承担多项任务、共享多方资源,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潜能。

“把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大地上。”

新质生产力加速演进,对人才培育提出新要求。我市精准锚定产业需求,靶向破解人才培养的断点与短板,一场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变革,正在各地深入推进。

在新昌,首创“总部基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44家企业敞开车间变身“第二校园”。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在三花集团攻关电子膨胀阀技术时感慨:“企业导师带着我们拆解生产线痛点,比课本上的案例更鲜活。”这种“1年在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2年到企业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的培养模式,打通了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面对“技术迭代快于人才供给”的困境,我市推行学术和产业“双导师”制,支持科创平台依托母校资源,单列硕(博)士招生指标,探索联合培养模式。研究生课题100%源自企业真问题、实践100%去往产业真一线,大多还未毕业就被企业招揽。目前,全市已有17家研究院与218家企业联合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累计培育1400余人,参与技术攻关项目500余个,攻克技术难题近400项,该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精准培养,协同共育,高校、平台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四唯”桎梏制约创新活力,“帽子焦虑”低估人才价值,一场回归市场逻辑的评价革命势在必行——“谁来评、怎么评、评了怎么用”成为绍兴人才改革的核心命题。

我市积极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向多家产业领军企业下放人才项目自主评审权,构建“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新型评价机制。企业可自主制定行业化评价标准,独立组建专家委员会开展评审,经认定的人才直接纳入市级人才计划并享受政策支持。此外,今年还提质拓面“企业认定、政府认账”,支持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及上市公司等七类重点企业推荐认定人才,已累计认定人才592人。

借此,芯联先锋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蔡先生突破学历限制,获评市级高层次领军人才,仅4个月时间,就将产品测试良率从0提升到大于50%,印证了“以能力论英雄、以贡献定层次”的改革初衷。

如今,这种从“帽子导向”向“贡献导向”转变的评价体系,正在重塑绍兴人才版图,催生出独特的“人才热带雨林”效应,让真正有创新价值、有实操能力、有产业贡献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人才创新创造的活水奔腾涌流。

我们坚信,当教育科技人才“三链”深度融合的齿轮紧密转动,产业变革的引擎一定会拥有持续进化的动能。绍兴的探索,将为这场深刻变革提供关键解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晶锦 编辑:越牛新闻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