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越来越少了,我们已经开始‘饿肚子’。”7月15日,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阮金木向记者叹苦道,今年1—6月,公司才回收2.4万吨工业危险废物,这对拥有年处理能力17万吨的企业来说,日子实在不好过。“两家股东已经各停了一条危废综合利用生产线。”阮金木说。
2010年11月,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闰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专业收集、运输、安全处置全区的工业废物。“2018年前后,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作。但去年开始,全市危废‘产量’显著下降,我们‘吃不饱’了。”阮金木说。
曾经,工业危废处理是生态环境的一大难题。2019年,绍兴成为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全市企业积极推进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危废资源化利用成为重点。
绍兴危废经营企业共有38家,鼎盛时,一年可处置危废60万吨。但“好景”不长。“现在本地收不到了,我们甚至去周边城市‘抢垃圾’。”阮金木自嘲道。记者从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了解到,他们如今的处置量也只有产能的六成左右。
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家焚烧处置企业一年可处置危废约17.2万吨,实际处置约10.47万吨,平均负荷率60.87%;23家综合利用企业,平均负荷率也达49.25%。“垃圾”的确不够“吃”了。
“垃圾”收不到,很大一个原因是被生产企业“内部消化”了。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改进工艺解决了分散染料行业的危废源头难题,让单位产品废渣产生量下降96%,并且变废为宝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年,被列入工信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同样,“垃圾”处置企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康恩贝集团20万吨化工有机危废绿色低碳资源化重大产业项目暨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集聚提升建设项目将于2027年投产,届时,企业以工业有机固废、废液等为原料替代煤和水,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园区内企业危废单位产生量直线下降。”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万松说,到2025年底,开发区内95%的危废实现资源化利用。
日前,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无废指数”榜单发布,绍兴以88.28分的优异成绩位列榜首,危废“趋零填埋”成效显著。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杨燕萍 钟宏娇 杜静静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