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一颗土豆,之前只能上餐桌,几毛钱一斤,最多是换着花样加工,做个酸辣土豆丝或是椒盐土豆饼。
现在,沾满泥土的块茎,竟能“身价暴涨数十倍”,蜕变为制作可降解包装,甚至疫苗佐剂的高性能材料。
从投料到产出,这一过程,不到24小时。
今年8月,国内首个干湿法一体生物基新材料智能研发创新中心在台州黄岩投入试运行。
走进实验室,一批批洁白细腻的改性淀粉静静陈列在样品台。
“这是土豆经过精准‘改造’后的模样。我们研发的AI模拟仿真系统,在微观层面重构分子架构,定向优化功能性质……能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定制出特性各异的淀粉材料。”一位研究人员笑着说道,“我们都叫它们——‘算力土豆’。”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