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 (记者 严培谕 通讯员 诸旅 摄)
浦阳江纵贯南北,五泄瀑悬飞西陲,诸山毓秀,浣水潋滟,道尽江南这一方盈水间千年不绝的韵味。
如今,她又是紧跟时代脉搏的“诗和远方”。一场音乐节让年轻人蜂拥而至,一股“村BA”热潮燃动市民内心,一次浣纱江夜游将科技与文化同时拉满……
比起走马观花,“高性价比+文化探寻+多元体验”的出游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这个加速发展的“宝藏县城”,便应运而“红”。2025年1—6月,诸暨共接待游客818万人次,同比增长13.68%。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422.1万人次。
近年来,诸暨以文商旅体融合改革为抓手,强化“城市+文旅”“城市+体育”导向,用足用好“西施”IP,推动赛事体验升级、文旅活动创新、消费潜力释放,旅游综合实力已跻身2025全国县域百强前十。
近日,全媒体新闻采访团深入诸暨,探寻这座城市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和典型成果,解码诸暨如何以“西施”为钥,开启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赛演为媒,撬动消费新增量
因一把名为“浙BA”的“篮球火”,这个初秋注定很“燃”。夜幕降临,西施篮球中心内欢呼如潮,18000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这座总投资10亿元、规模位列全省之首的篮球馆,自7月29日开馆以来,已成为诸暨文娱休闲的重要场所。
如果说球场上的较量是40分钟的“硬碰硬”,激烈对决的背后,则是两座城“以球会友”的温情互动,是双方对家乡文化和物产的骄傲自信。
这是一项篮球赛事,更是一场美食、美物、文化、旅游、商业相结合的全民嘉年华。据统计,“浙BA”举行以来,已有超5万名球迷涌入诸暨篮球中心。他们如同“星星之火”,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住宿等消费的“燎原之势”,更是把诸暨“珍蚌”“同山烧”“袜都”等金名片推响。
不仅如此,10000张“西施有票悦享券”的发放更是让人心潮澎湃。拥有一张亲民价的“浙BA”门票,便等于获得了“一票通”大礼包,一张球票联动赛事现场市集消费券,以及上百家本土餐饮店、超市和民宿酒店的专属折扣。
“票根激活的商机,正成为拉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诸暨市文广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它以生猛的烟火气和地域自豪感,用“赛事+”发挥球票的牵引力,让观众在观赛之余感受“好逛”“好吃”“好买”“好玩”。
近年来,诸暨以“西施”文化IP为核心,推动全市重大赛事、展会和文旅活动一体化谋划、联动开展,创新打造“音乐+文旅”“体育+文旅”“商务+文旅”等融合模式。青少年跑山赛、自行车运动车骑游大会、西施音乐节、西施马拉松……以一场场“赛演”为媒,诸暨文商旅体融合的新密码正有序解锁。
场馆运营负责人表示,将以篮球中心为支点,撬动赛演双核引擎,将“赛演流量”转化为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量变。届时,张学友、胡夏、王力宏等明星演唱会将陆续登场。
人文破壁,解锁沉浸新场景
从球场出来,狂欢并未终止。第二夜,不少球迷便结伴登上了西施故里的夜游船。
暮色四合,江两岸的灯光徐徐亮起。游船从码头出发,缓缓行进,音乐与灯光交织,全息投影再现古越起源,光影与喷泉形成“天地对话”之观,带给游人科技与人文共织的沉浸体验。
“浣纱江夜游不是简单的灯光秀,而是科技赋能文旅,通过融合声、光、电、水、影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智慧控制系统,给风景名胜装上‘芯片’。”诸暨市文化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夜游已成为诸暨旅游最火爆的项目,常常“一票难求”。
这仅是西施故里打造“全景式”引流阵地的一隅。近年来,诸暨通过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加快打造西施文化休闲名城,以西施故里“一江两岸”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为带动,高标准规划设计西施故里二期,推动业态布局优化、城市文旅品质提升、服务水平升级。
傍晚6点不到,西施故里旅游区便人流如织,新增的小吃餐饮、酒店民宿、潮牌购物、非遗文创及现代化综合驿站等项目,更是为夜游“加码”。“最受欢迎的就是西施豆腐了,相传西施擅长烹饪,做出的杂菜羹滑润鲜嫩,后人效仿其做法并把豆腐加入其中,称为‘西施豆腐羹’,几百年来长盛不衰。”诸暨大酒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拥军说。
文化“火”起来了,文创产品自然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在景区的“西施有礼”文创旗舰店、“浣纱有礼”市级共富工坊直营店,在展销珍珠、袜子、同山烧等百余种地方特色产品之外,一系列围绕“西施”IP设计的符合市场趋势的国潮文创也让人眼花缭乱。从上海来诸暨旅游的张女士可谓“满载而归”——西施抱枕、“村BA”明星球员冰箱贴、手工竹编水壶……她告诉记者,这些小玩意儿,给她的旅途增添了更多趣味。
以“西施”IP为核心,在创意、科技、人文等多维赋能下的深度开发和跨界融合上下功夫,将单一的景观升级为具有创意的新“夜”态,形成了夜食、夜宿、夜游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昼夜喧呼,灯火不绝”的繁华盛景展现了诸暨城市发展的新活力。
产业作翼,托举乡村致富梦
用足用好“西施”IP,让县域旅游“被看见”,仅是第一步。如何承接住这一大波流量?更有趣、更多样化,方能将其转化为更好的留量。
清晨,山下湖“珍珠小镇”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距华东国际珠宝城两公里处的新桔城,却已被摇橹声唤醒。村内河湖星罗棋布,整齐的养殖浮标如五线谱般,载着游客的轻舟在其间穿梭。
岸边摊位前,河蚌一字排开,红牌子上标着价码,等待有缘人。90后小伙陈建勋是第一批经营“盲盒开蚌”的商户,别看他年纪不大,开蚌动作却熟练麻利。陈建勋说,今年“五一”假期,他开了近万只珍珠蚌,生意红火到连爷爷奶奶都在为其“打工”。
陈建勋的成功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去年10月,村里通过整合资源,推出了“开蚌一条街”。爆火后,村里又在闲置的文化长廊隔出茶歇区,引入玫瑰园、湖田泛舟等项目升级亲子体验,并推动“爱心食堂”对外开放。从“开蚌一小时”到“游玩一整天”,如今“流量”在村里扎了根。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397.37万元。难怪不少人感叹:“这蚌壳里撬出的不是珍珠,而是金豆子!”
当下的游客尤其年轻人,早已不再满足“农家乐”等业态,他们对个性化和新鲜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桔城的“出圈”便是最好的印证。
如何让乡村旅游兼具“看头”和“赚头”?诸暨文旅深谙此道。
近年来,诸暨将全域特色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以“产业为翼”,立足各镇街自身特色错位发展,打造差异化的“硬核”品牌,使传统特色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效嫁接,推出多条乡村主题文化游线及生态研学路线,增加乡村旅游的“卖点”,托举乡村致富梦。
伴随着西施故里“一江两岸”、芳草地度假酒店、弟兄鼋谷生态农场、春风十里小镇、阳春山月·枫FUN 游乐度假村等重点文旅项目相继落地运营,美丽风景催生美丽经济,“好美诸暨”全域焕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钢 王强 何丹 翁佳美 越牛新闻见习见习记者 倪辰睿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