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刊发了两则聚焦老年人服务的报道:为近10万名老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给160多个老旧小区安装3000个爱心椅。看完新闻,笔者脑海里跳出今年的一个热词:“投资于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投资于人”,明确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更加重视民生导向。而民生领域的各种政策,为的不就是一个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吗?
“投资于人”,重在民生改善。在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的当下,投资于老人,就是对民众需求的积极回应。翻看今年越城各领域“任务清单”,我们会发现,民生分量持续增加,“投资于人”的导向贯穿其中。区委十届九次全会就提出,要坚持提升人的规模和满足人的需求并重,比如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投资于人”,也给产业带来了新机遇。养老产业快速增长,传统养老服务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势必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当发展重心转向“人”,所有围绕“人的需求”的创新,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聚焦人口结构变化等趋势性关键性问题,前瞻谋划、主动作为,更大力度“投资于人”,为的不正是让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吗?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陈乙炳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