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缸在绍兴的历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部分,可很少有人知道绍兴的印染历史。”刘老师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她曾去绍兴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关于本地传统印染的记载寥寥无几,大多是碎片化的民间故事,“以前印染技艺多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很多老手艺就这样断了,我想做的,就是把绍兴文化‘染’进草木染里,让更多人知道,绍兴不只有黄酒,还有这么美的传统染艺。”
兰亭集序,是绍兴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也是刘金凤团队重点创作的主题。2022年,她带着3名学生以绍兴文化瑰宝《兰亭集序》为灵感,用蜡染技法复刻兰亭集序,从描稿到画蜡,再进行染色、脱蜡等工序,前后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染色时,为了使蓝白分明,他们进行了大概十二次染色,每次染完都要检查是否有渗色。成品完成后,他们把布挂在工作室晾干,没想到暴晒半个月后,布的边缘微微发黄,文字却更显古朴。后来,这幅作品在绍兴市非遗展览上展出,不少观众驻足拍照,“有人说,第一次见用布‘写’的兰亭集序,很特别。”
除了兰亭集序,绍兴的水乡、黄酒等元素,也成了草木染作品的灵感来源。“草木染不只是一门手艺,它是把绍兴的土地记忆、文化韵味,一点点染进布里面。”刘老师说,她接下来想做的,是收集更多绍兴传统印染的民间故事,整理成教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