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呵护就业新形态
当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社会的深刻转型,正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也冲击着传统的就业形态。其中,数字游民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群体。他们不受工作地点的束缚,通常从事创造性和趣味性工作,能够在全世界自由流动,追求工作与休闲的动态平衡。
数字游民为数字时代的就业拓展了想象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如何为数字游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这一群体成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本报就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