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脑机接口智能头环,玩着“游戏”就能完成治疗;借助AI“大脑”,60秒即可完成宫颈癌病理切片25亿像素全切片细胞图像分析……在拱墅区东新街道,AI技术正深度渗透生命健康产业链各关键场景,聚焦人工智能企业引育,构建生命健康产业链驱动下的“教科人”一体发展生态,为拱墅“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搭协同机制,筑培育根基。东新街道以“凤栖东新·智创未来”的发展理念,成立凤栖智创·东新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共同体,形成“一谷两院五平台”发展格局。作为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两大高能级科创平台承载地,凤栖谷商务社区锚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方向,根据产业链中AI医疗设备研发、数字疗法创新等不同类型,细分领域建设联合党组织,以党建为纽带,依托平台产学研优势,建立校地企合作机制:整合高校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共建重点实验室与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中试转化的全链条支撑,加速“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资源集聚。
优服务举措,全链条孵化。在企业引进上,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定位,打造“凤栖智创服务超市”,整合高校智库、政策咨询、场地对接等服务,全年吸引15家“墅企”回归、54家科技企业落户。在孵化培育上,东新街道设立2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筛查、新药研发等生命健康领域的产业化;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解决企业难题;联合浙工大团委、创业学院等,共同打造工大校友创新园、在校生创业学院,重点孵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项目,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孵化体系。
融教科人才,强发展引擎。凤栖谷商务社区发挥两大研究院及周边高校资源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需求,推动教育、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派格生物的慢性病新药PB-119从实验室走向港交所,正是共同体建设进程中“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东新街道联动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联培基地,通过定向招聘、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推出“东新英才”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多维度校地合作,为区域“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升级注入动力,不断强化“教科人”一体化发展。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