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携手赋能乡村,跨界搭子能碰出啥火花

2025-09-15 21:13

来源:

近日,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供销社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文旅、供销优势共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通知》。《通知》提出,充分发挥文广旅与供销系统优势,进一步推动双方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通知》提出,聚焦文旅和供销社系统联办重点活动、打造特色场景等重点,合力联办重点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场景、开展营销推介、培育文旅服务品牌等。为何要推进文旅和供销两个系统深度合作?双方合作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双方又将如何展开合作?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

记者:联合印发《通知》的主要背景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当前,浙江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升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攻坚期,不仅需要各单位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更需要打破系统壁垒、形成协作合力。

近年来,全省文广旅系统和供销社系统积极探索多领域、多形式的跨界融合,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拓展新路径。如杭州市西湖区、湖州市南浔区、绍兴市上虞区等地通过联合当地文旅系统,积极推动供销社闲置资产文旅化改造。但整体而言,前期合作还缺乏系统性规划、常态化机制和全链条协同,双方的优势和综合效应还没有充分释放。

两家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可以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这有助于进一步打通“文旅+供销”融合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推动双方合作从“零散浅层”向“系统常态”跃升,努力达到“资源互补、优势相乘”目标,进一步触发文旅消费的长尾效应,为全省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记者:双方加强合作联动有哪些现实考量?又分别具备哪些优势?

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升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因此双方希望加强联动,进一步盘活、利用相关资源,加强优质服务供给,更好服务乡村。文广旅系统则从“文旅+百业”的逻辑出发,也期待更好赋能相关空间、资源,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总体来说,文广旅系统有人才、阵地、宣传等综合优势,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客源市场;供销社系统长期扎根农村,拥有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网络、资源渠道,在农产品流通、农村网点布局、与农民联系等方面优势突出。双方加强合作,能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工作实现质的提升,共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双方将如何抓好文件落地,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农民群众、赋能乡村振兴?

答:在省级层面,重点是抓好顶层设计。目前,双方已经明确责任处室,牵头建立省级层面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抓好政策引导与机制建设。在市、县层面,重点抓好项目合作与活动开展。目前,各地各单位正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摸排梳理和工作对接。

随着双方合作向纵深迈进,有关地区和群众有望在丰富文旅消费供给、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地方特色产品流通与品牌塑造、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获益。如农民自种的果蔬、自养的畜禽等农特产品,特别是山区海岛县农特产品,可通过供销系统“供富大篷车”“土特产推荐官”及文广旅系统“百县千碗”“浙韵千宿”“浙派好礼”等文旅品牌,借助双方联合举办的文旅消费季、供销“庆丰收、促消费”金秋消费季等活动载体,实现从“乡村地头”直达“城市消费端”。

记者:双方将具体合力打造哪些重要活动、场景,赋能农民增收、乡村发展?

答:根据《通知》,双方将主要聚焦合力联办重点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场景、培育文旅服务品牌等重点任务。

合力联办重点活动方面,双方将结合国庆中秋、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点,共同策划举办文旅消费季、供销“庆丰收、促消费”金秋消费季等重点节庆活动,还将以“浙BA”等热点赛事为切入点,推出“观赛+逛集+消费+助农”等组合套餐。

打造乡村旅游场景方面,探索将各地供销社闲置资产改造为乡村民宿、非遗工坊、文创市集等,在供销商超嵌入文化展览、主题餐饮,为符合条件的供销社房屋设施、网点门店叠加文旅服务功能等。

培育文旅服务品牌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文旅宣推官”、供销社“土特产推荐官”等双方宣传载体的协同联动,通过资源互补、流量互导,以及开设专场活动、加强联合互动等,合力打响擦亮城市文旅嘉年华、供销社“土特产推荐官”助农行等特色服务品牌。

记者:目前双方合作的推进情况如何?

答:目前各地各单位正紧锣密鼓地摸排梳理和沟通对接。后续,省供销社将根据各地报送情况,加强与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沟通。文广旅系统根据供销社摸排的情况,通过磋商研判,确定是否可以打造成相关文旅场景,招募团队运营。

接下来,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供销社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和联动,推动各地文广旅部门和供销社系统的沟通对接和联合合作,把前期会商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化解到具体工作中,努力寻找更多合作赛道、渠道,拓展更多合作场景。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