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8月29日上午,浙工院井冈山暑期实践队在团中央井冈山中心报告厅学习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革命精神,聆听钟国华老师讲述革命先辈在井冈山的故事。钟老师向学员们具体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几位英雄:陈树湘断肠明志,以不屈的节气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骨;伍若兰坚贞不屈,面对酷刑始终不透露党的行军路线;聂怀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为红军专递重重物资......除了这些被人熟知的英雄,更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一生,在与敌人短短两年半的斗争中,整整四万八千名烈士长眠于此,用生命铺就了革命的道路。这段斗争史与精神成为了一种滚烫的力量,叩击着每位同学的心灵。
8月29日下午,我们进行“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有幸能够聆听石金龙、刘航同志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石金龙回忆,祖母曾志作为革命前辈,始终保持朴素作风。即便后来身居高位,回家乡时也从不让当地干部特殊接待,常穿着布鞋走村串户,和乡亲们拉家常、问生计。他提到,自己曾是井冈山垦殖厂的赤脚放映员,这份工作受祖母影响很深。曾志常叮嘱他“要扎根基层,多为群众做事”,所以他跑遍了垦殖厂的各个角落,把电影送到田间地头,看着乡亲们围坐看电影的热闹场景,总觉得特别踏实。如今回望过往,石金龙表示,祖母的言传身教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那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精神,会一直影响着家里的后辈。谈及王清珍的日常,刘航满是感慨。奶奶平时常说:“当年在战场上,没有想过能活着回来。”这种不惧生死、淡泊名利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全家人心中。王清珍同志用一生实践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曾有贵州患者慕名求医,在得知患者处境困难后,她便让其在家吃住近一周,痊愈后才让其返回。8月29日晚,学员有幸参加了国防科技大学“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主讲的《国防教育和卫国戍边》的主题宣讲。课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现我国青少年就急需这样的国防教育课来树立正确的三观,铭记历史,向英雄看齐,保持民族自豪感。
在课程的最后,宣讲员王琴棋给学员们提出了三个要求:“齐心协力”、“当战士,不当绅士”、“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国防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它不仅是军队的职责,更是全民族的事业,让我们以青春之我,铸就国防之盾;以奋斗之志,助力强国征程。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琦炜 编辑:张艺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