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中心医院疝腹壁外科成功为一位91岁高龄老人完成了高难度切口疝修复手术。曾经被巨大疝气折磨得无法正常生活的她,如今终于摆脱了困扰,恢复了安康的生活。
这场改变源于一场精心策划的“拆弹行动”。一年前,刘奶奶因十二指肠肿瘤进行了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导致腹壁肌肉逐渐裂开,腹腔内小肠、网膜等器官通过缺口堆积成直径约30厘米的包块,形似“小西瓜”的切口疝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站着坠得慌,坐着压得喘,连弯腰系鞋带都费劲。”老人回忆起手术前的日子,眼神里满是无奈。
“切口疝虽一般不危及生命,但如此巨大的疝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带来坠胀感和呼吸压迫,更令老人失去生活信心。”绍兴市中心医院疝腹壁外科王苗锋医生解释道。但给91岁的老人动刀,风险远超想象。“高龄对手术影响巨大!”王苗锋坦言,刘奶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也退化严重;全身麻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术后切口愈合慢、感染风险高……每一项都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们很大动力。”疝腹壁外科主任储修峰说,由他领衔的团队最终迎难而上,并携手麻醉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专家共同为老人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即通过缩短麻醉时间、精准修补缺损、减少创伤等手段降低风险。
手术当日,医疗团队历经4小时精细操作,成功将刘奶奶腹腔内粘连组织分离并用补片加固腹壁,顺利拆除这颗“定时炸弹”。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刘奶奶恢复良好,目前已健康出院。
“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也想帮老人减轻痛苦。从‘相对禁区’到顺利完成手术,靠的是多学科的精密协作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王苗锋感慨道。
储修峰也表示,让患者“活得好”而不仅仅是“活得久”,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目标。这次手术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体现了医学应有的人文关怀。
如今,刘奶奶已能舒服地进食、自如活动,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也为地方医院在高龄患者的复杂疝病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