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张国龙先生的《瓦屋山桑》,心情仍久久沉浸其中,难以平静。米铁桥一家在债务与农活的双重压力下挣扎求生,字里行间浸满了令人心疼的无奈,却也闪烁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那是一种在苦难中生长出来的坚韧与担当。
米铁桥和米李花,从小便扛起了生活的重量。父母为偿还巨债外出打工,留下他们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我常常想象他们的日常:也许一日三餐只有红薯和窝头,衣衫上打满补丁、沾着干涸的泥渍。可即便在这样的日子里,铁桥也从未放弃读书。他凭着一股不肯认输的倔强,最终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那种在贫瘠土壤中依然顽强向上的毅力,比任何成绩都更令人动容。
然而生活的考验并未停止。为了寻找失去音讯的父母,铁桥假期外出打工却无功而返;面对家中日益艰难的生计,为了让妹妹继续学业,他毅然放弃读高中的梦想,靠着自学成为乡村代课教师。一个连高中都未能读完的少年,却毅然站上讲台——这份聪慧与付出,更让我看见他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当。反观我们自己,每日衣食无忧,饭菜丰盛、衣物整洁,更应当学会如铁桥一般,早早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从小事做起,分担家务;长大一些,便要努力成为家庭的依靠。
妹妹李花同样让人敬佩。哥哥代课收入微薄,爷爷一度打算让她辍学,但深爱读书的李花没有妥协。她拉着伙伴付晓珍,走进荒凉幽暗的柏树林,摘柏树籽换钱凑学费。两个女孩穿梭林间的身影,承载着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望。我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几乎所有的愿望都能被满足,正因如此,更应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像李花那样,把对知识的热爱转化为抵御困顿的勇气。
合上书页,我总会想象:未来的米铁桥和米李花,一定能够走出贫穷,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他们教会我的——那份在逆境中依然坚韧、懂事、负责的品格,也将一直陪伴着我,提醒我认真读书、不让家人担心,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世界发一份光、添一道暖。
2025年09月05日
(东湖街道中心小学401班 何宸灏 指导老师 孙立美)
作者: 编辑: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