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战攻坚”一线蹲点》专栏,一起走进柯桥区,看该区如何探索“总部+物业+乡创”飞地模式,助力南部山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山区乡镇抱团共富。来听报道:
在柯桥区平水镇合心村,村民们一大早就来到菌菇基地,查看姬菇出苗情况,并为植株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合心村村民宋云:
我们只要种好,销售不用愁的,他们会来收购的。
合心村村民陈炳成:
价格新鲜的能卖15元一斤。去年我们赚了两三万元。
合心村地处水源保护地,当地成立“乡创飞地”,探索发展新路径。去年,村两委依托合心村经济合作社,在村口建起7个菌菇大棚,种植姬菇、榆黄蘑、猴头菇等品种的菌菇和灵芝,生产的农产品全部被运到平水镇“松盛园”乡创飞地进行加工。合心村党总支书记任利成:
我们在这里生产、加工、包装、展示,把我们的优质农产品贴上了身份证,让我们优质农产品真正能走入大型超市、农贸市场。
目前,平水镇已建立“松盛园”“华瀛竹木”两家“乡创飞地”,入驻农业经营主体7家,构建“王坛稽东出原料,制造加工在平水”区域协作模式。柯桥区平水镇党委委员金莹:
将那些原本只能够以初级农产品形态存在的优质原材料,升级成为产业附加值更高、能够进入市场直接流通的精加工农产品。预计今年也可以实现农产品采购超过500万元,实现销售1000万元以上。
“物业飞地”是柯桥区赋能山区乡镇抱团共富的另一举措。2022年11月,柯桥区农业农村局启动飞地物业抱团项目,79个经济相对薄弱村联合区国投集团、轻纺城股份公司,共同组建柯桥区抱团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盈利所得分配给这些村。柯桥区农业农村局经管总站负责人王琰:
通过分红,2024年总共是1856万元。每个村按照固定利率的10%进行分红,已经连续2年,年经营性收入是超过120万元以上。
柯桥南部山区涵盖平水、王坛、稽东三镇,区域面积占全区的40%,因受自然条件约束和水源保护地政策限制,长期面临发展滞后、财政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现实问题。为破解发展困境,柯桥区在主城区“群贤198文创园”建立南部山区总部飞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服务越商回归,提供注册、办公等便利。柯桥区共同富裕指导中心调研科副科长李伊明:
我们总部飞地现在实际入驻的企业19家。这些企业贡献的税收留成部分,是全部用来支持南部山区的发展的。
今年4月,柯桥区出台《2025年柯桥南部山区强村富民行动方案》,以产业链布局共富链、以农创客激活共富源、以中心镇支撑共富轴、以重点村引领共富片,眼下正在打造3个共富片区,力争到今年年底,南部山区茶叶、香榧、毛竹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2.2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速6%以上,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柯桥区共富指导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旭鹏:
我们推出‘总部+物业+乡创’这样的飞地模式建设,能够在保护水源这个前提下,发挥生态的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链,变传统的‘输血’向自身‘造血’转化,从而实现村集体增效、广大农户增收。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余斌 傅偲艺 编辑:王春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