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的乡间,有一座名叫安桥头的小村庄,那里是鲁迅先生童年时最温暖的港湾——他的外婆家。这座村庄虽不起眼,却承载了鲁迅先生对自然、亲情与乡土的最初记忆。怀着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好奇,我踏上了探访鲁迅外婆家的旅程。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在一排排簇新的房子后面,我终于找到了那座低矮、古旧的老宅——“朝北台门”。这里便是鲁迅外婆家,仿佛时光在此凝固,鲁迅未曾长大,依旧是那个活泼的孩子。与绍兴城里人头攒动的鲁迅故居相比,这里显得异常冷清,甚至有些萧索,但这份冷清却恰似“乡愁”,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进入老宅,那是一栋矮矮的小瓦建筑,三开间,前后两进,后面还有一个不足半亩的菜园。会客厅里的大屏幕上,演着小说《祝福》里的年终大典;墙上、案头的小喇叭,用绍兴话讲着鲁迅儿时听的故事;隔壁餐桌上,摆满了少年鲁迅常吃的酿面筋、津菜鱼松、慈姑腊肉等菜肴。我被西厢房墙上的彩绘吸引,在一片碧绿的西瓜地里,一个十一二岁项带银圈,手举钢叉的少年,正用力向猹刺去,原来他就是鲁迅儿时的伙伴——闰土。
鲁迅的童年,是这片水乡的缩影,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它告诉我们,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纯真的情感,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
袍江小学越英路校区二四班陈琳
指导老师:屠鹃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琦炜 编辑:张艺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