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中国智慧回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变

2025-09-07 09:46

来源:

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一员,中国基于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对自身实践的总结,形成了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供给体系。

共同体,是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合作路径。

报告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核心目标,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实现路径,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等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

这一理念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超越了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不仅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发展繁荣的道路探索。

习近平主席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繁荣进步提供了借鉴。

中国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应探索基于自身国情、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发展路径,而非简单照搬外部模式特别是西方模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摆脱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挖掘和弘扬自身优秀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身文明的生命力和文化的主体性。

共同价值,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理念遵循。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重大概括,既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也是对人类几千年积淀的文明成果的科学总结。

报告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理念融合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等传统智慧,以和平为基础,以发展为动力,以公平和正义为要求,以民主和自由为准则,构成了一个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理念框架。

该理念的重要特征是其普适性,它不以某一特定文化或意识形态为中心,而是立足于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寻求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最大公约数。该理念不仅实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价值统一,也为跨国家、跨文化、跨族群之间的和谐共生奠定价值基础。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