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有云:“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虽然已算是秋季,但在副高的强势控制下,气温似乎没有多少下降。本周除了周初雷雨带来的短暂清凉,剩下还是夏天火辣的感觉,本周末高温还会升级。好在高温再也不会像8月那般持久,从最新的气象资料来看,下周雨水会频繁起来,届时气温也会走低,让我们静待秋凉。
全媒体记者 徐 迪 文
章利霞 摄
高温天气终于要走了
记者从柯桥区气象台了解到,未来一周,我区天气呈现“先晴热高温、后降水降温”的特点。
预计9月9日之前,柯桥都是这种高温霸屏的天气,38~39℃的高温比比皆是,暑热里透着盛夏的味道。不过从9月8日后期开始,一直到9月11日,受高空槽东移及副高南落影响,我区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雷阵雨天气过程,持续的降水会有效缓解前期的高温闷热感,最高气温跌至35℃以下,9月10日的最高气温甚至将滑落至28℃附近,体感会凉爽舒适许多。
由于前期连续的高温天气,为大气中积聚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一旦遇到西风槽带来的冷空气,会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不过高温不会立刻消退,9月13日起,随着副高短暂增强北抬,高温会再次反扑,但那时已是“秋老虎的尾巴长不了了。”
根据柯桥区气象台9月4日发布的中期预报,9月6日:晴到少云,气温28~39℃;9月7日:晴到多云,气温27~38℃;9月8日:晴到多云,气温27~38℃;9月9日: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6~35℃;9月10日: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5~28℃;9月11日: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4~31℃;9月12日: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4~32℃。
明天迎来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第3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虽然气象学上的秋天还没到,但身体可以慢慢调整到秋天状态了。如果开始感觉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此时尤其要注意养肺,避免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平时可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有晨雾的天气尽量不外出,更不要在晨雾中锻炼;饮食上宜以生津养肺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雪梨、牛奶、胡萝卜、马蹄、银耳、乌鸡、蜂蜜等。
秋季吃藕可清热润燥
进入秋季,“入秋吃秋”的传统让莲藕成为餐桌上的宠儿。民间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藕还被誉为“秋季第一菜”。
秋季突出的特点就是干燥,易伤肺阴,引发多种不适。从饮食养生角度看,秋天应注意滋阴润燥,新鲜莲藕正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佳品。《神农本草经》记载其能补中养神、除百病;《本草纲目》称藕为“灵根”,是祛瘀生津佳品。现代营养学表明,藕含水量高、能量低,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等营养素丰富,能促进排便、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是食物中的含钾大户。
需要注意的是,莲藕生食甘寒,熟食甘温,功效与适用人群不同。生吃可清热润燥、凉血止血,秋老虎盛行时,鲜藕榨汁或与鲜梨汁、甘蔗汁混合饮用,能缓解口渴咽干;熟吃则能健脾开胃、补益心血,还有消食、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产后恢复、老年体虚等人群,蜜汁糯米藕是不错的食疗方。
而挑选莲藕也有讲究,要避免选到被亚硫酸溶液浸泡过的。可通过3个细节分辨:首先闻气味,好藕带有泥沙,凑近能闻到泥土的腥气,被泡过的藕则散发着淡淡酸味;其次看颜色,亚硫酸泡过的藕放上很多天也依然白净如新,但只要一过水就会迅速变质,慢慢发黄,随后变黑;最后是尝味道,生吃如果是酸的,最好不要购买。
此外,莲藕在烹调时很容易氧化变黑,这是因为藕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多酚氧化酶作用,大家尽量现切现做,如果暂时不吃,可以包上保鲜膜,或者浸泡在水中。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