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安昌酱香飘出兴村共富路

2025-09-06 07:32

来源:

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安昌街道盛陵村酱制品共富工坊,见到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已经装修完毕,真空绞肉机、电动灌肠机等崭新设备正陆续进场。“10月就能投产啦!”工坊负责人一边调试机器一边笑着说,“以前灌香肠看天吃饭,夏天做不了。现在用上机器,不仅效率提高1.5倍,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生产!”

从传统手工到标准化生产,正是安昌街道打造“酱富安昌”兴村共富链的生动缩影。安昌酱制品产业现有300多家市场主体,行业年产值突破6亿元,安昌酱货还于今年入选2025年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名单。这个有着千年酱制品历史的古镇,正通过党建引领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打造,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我们找到了共富的金钥匙,要让‘土特产’变成高附加值的‘富民产业’。”安昌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以党建引领打造“酱富安昌”兴村共富链,联合周边8个村社组建“酱富安昌”共富片区,成立酱产业功能性党委,将325家生产单位和9家共富工坊串珠成链。同时,在盛陵村建酱制品标准化制造中心、大和村建酱制品冷链物流中心、海盐村建电商直播中心、安华村建研学中心……10余个总投资3800万元的全产业链项目,预计年底前全部完工。

品牌建设是安昌酱制品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街道依托安昌古镇内的区级共富工坊产品展销中心进一步形成品牌合力,还举办了“安昌金酱”评比,评选出12个金酱品牌。“有了统一品牌,我们的产品更好卖了!”“阿红酱货”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他们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如今,共富片区内已培育出“仁昌”“哈哈”“阿红”等近10个优秀品牌,创新开发出“酱油冰淇淋”“酱油酥饼”等10余种创新产品,让老味道焕发新魅力。

文旅融合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安昌街道依托千年古镇底蕴,开发“酱富安昌”主题游线,游客可以参观酱制品生产过程、体验传统酿造技艺、品尝特色酱制品。去年街道举办的各类节会活动达50余场,吸引游客约200万人次。

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在安昌古镇的共富工坊产品展销中心,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买了大包小包的酱货:“这里的产品有品牌、有保障,送人自用都放心。”除了线下销售,微信直销平台、浙江农博会、萧山机场专卖店等渠道,让安昌酱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数据显示,安昌酱制品产业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0万元。街道计划,到明年全产业链产值达9.8亿元,带动16500人就业增收。

酱香飘出共富路。从传统手艺到现代产业,从分散经营到品牌集群,安昌街道用一缸酱、一根肠、一只鸭,“链”起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产业。

(全媒体记者 郦曼丽

见习记者 陈凯莹)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