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将庭院经济作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和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将农家小院打造成增收“聚宝盆”,让昔日闲置的庭前“方寸地”蜕变为“增收园”。
走进隆德县张程乡杨袁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藏着“致富经”。微菜园里,西红柿挂着红透的“灯笼”,辣椒缀满翠绿的“火苗”,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微菌园里,平菇撑开肥嫩的“伞盖”,在温润的环境中尽情舒展;微禽园里,土鸡踱步啄食,不时发出清脆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杨袁村村民李占谋儿女在外稳定就业,他和老伴儿守着庭院发展微菜园、微禽园,30只土鸡出栏后能带来可观收入,加上蔬菜售卖,一年稳稳入账5000元左右。老两口脸上的笑容,藏不住对如今生活的满足。
“以前院子空着总觉得浪费,现在种菜、养蜂、种菌菇,既能自给自足,一年还能多挣一万块左右,日子越过越有劲头!”77岁的郭荣正老人一边打理菌棒,一边笑着给记者算“经济账”。
“杨袁村常住98户,通过政策扶持,农户自愿发展微菜园、微菌园、微禽园等庭院经济,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杨袁村驻村第一书记时银弟介绍。
在奠安乡张田村二组,66岁的丁富疆把庭院打造成了“菌香蜂鸣”的致富场。1000棒木耳在菌棚里舒展着厚实的菌瓣,16箱中蜂在花丛中飞舞酿蜜,两项产业加起来,再算上各类补贴,每年能为他带来一万多元收入。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作为隆德县奠安乡张田村的帮扶单位,今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对发展庭院经济微菜园、微菌园、中蜂养殖的农户进行补贴帮扶,实现88户常住户帮扶全覆盖,人均增收3600元左右。”张田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志兴说。
“今年隆德县已建成微菜园、微菌园、微禽园13000多户,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16个,发放补贴资金400多万元,带动农户总增收达1.5亿元。下一步,将持续提升庭院经济质量。”隆德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齐志亮对今后庭院经济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内容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