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读了《童年》这本书。《童年》这本书是由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公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的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画卷。
小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在他的父亲离世之后,他跟随着善良慈祥的外婆来到了外公家里。在刚刚打到了外公家里的时候。他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但他刚来不久,就发现外公家里每个人说话都很苛刻。阿廖沙甚至因为一件小事而被外公毒打。这种黑暗的环境令阿廖沙感到压抑,好在他还有一个善良慈祥的外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阿廖沙感到难过。在他这个年龄段,本应享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可他却生活在这么一个黑暗丑陋的家庭中。跟阿廖沙来比,我们的生活要幸福很多,有家人的关爱陪伴,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穿着崭新的衣服。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暗家庭中的阿廖沙和他的外婆,不禁让我想起了其他文学作品中那些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的人物。他们如同阳光般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在沙莉文老师耐心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鼓励和赞扬下变得活泼可爱。《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被马修和玛丽拉兄妹修养领养,在朝夕相处中收获了爱……
阿廖沙虽然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下长大。可他始终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在小说的结尾部分,阿廖沙和他的外婆被外公卡西琳赶出了家门。因为生活所迫,阿廖沙不得不去捡破烂卖钱来维持生活。在这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得到了很多快乐和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母亲的去世阿廖沙只得外出谋生,就此告别童年的生活。阿廖沙的勇气令我折服。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一点小困难,我就想要放弃。现在想起来,我觉得之前我真不应该。我应该向阿廖沙学习他的勇敢坚强,学习他的无畏和耿直……
读完童年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北海小学龙洲校区604班俞沫妍
指导老师:洪泠泠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若尧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