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起,天渐凉。九月,绍兴对口援建的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进入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当地的特色农作物——大头菜种植的时节也到了。
在马边,大头菜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菜”,许多的村民靠种植、加工大头菜为生。一些原本出省打工的村民,也因为大头菜产业,回到了家门口就业。
9月12日上午10点,越牛新闻将免费发放2000份大头菜消费券,让绍兴市民尝尝鲜。下面,跟着越牛新闻记者去了解一下,大头菜到底是个什么菜?它的口感如何?为何它成为了村民的致富“法宝”?

大头菜和榨菜,有何区别?
马边人种植大头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头菜,又名芥菜疙瘩。在绍兴,许多人知道榨菜,却鲜少有人吃过大头菜。事实上,榨菜和大头菜都是芥菜的变种,但它们的使用部分截然不同。
为了搞清楚大头菜和榨菜的区别,越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大头菜品牌“胖子黄梅”创始人黄梅。
据黄梅介绍,榨菜主要是茎用芥菜,而大头菜则是根用芥菜。“我们平时吃的榨菜,其实就是用茎部分腌制而成的,吃起来有点苦味。而大头菜则是用根部分,质地紧密,水分少,纤维多,有芥辣味。”黄梅说。
值得一提的是,大头菜还有药用价值。黄梅表示,大头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主要功效包括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消化健康,在日常饮食中提供抗氧化和排毒支持,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

(原味大头菜)
大头菜,村民的致富菜
马边各乡镇都有种植大头菜,规模约300亩,年产量约20万斤。相比平原蔬菜,马边大头菜因昼夜温差大、水土无污染,食用口感极佳。
过去,大头菜种植不成规模,收购渠道不畅且价格低迷,许多农民辛苦种的菜只能烂在地里。而现在,政府和企业助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以保底价收购农户种植的大头菜,让农民种菜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大头菜加工也创造了就业岗位,让一些原本需要外出打工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工人在加工大头菜)
大头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马边人喜麻辣,江浙人爱清淡,为了打开浙江的市场,“胖子黄梅”还特别推出了原味的大头菜。
“现在有东西部协作,我们的产品都会根据东部人的口味调整。”黄梅说,前几天有一批浙江商家品尝了,他们对产品十分满意。接下来,“胖子黄梅”大头菜将会在绍兴千客隆超市上架,部分机关食堂也在洽谈中。
9月12日上午10点,越牛新闻将联合“胖子黄梅”大头菜为绍兴市民送福利,2000份原味大头菜消费券免费送!定好闹钟,准备开抢~

(原味大头菜)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丽丽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