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千年文脉到革命星火

2025-09-03 10:17

来源:

2025年8月12日,绍兴市长城中学706班的学生在绍兴博物馆开展了研学活动。

踏入绍兴博物馆的展厅,仿佛推开了一扇穿越时空的门。木质展柜里,青瓷碎片泛着温润的光,那是越窑千年的余温;泛黄的古籍上,王羲之的字迹依旧风骨凛然,兰亭雅集的墨香仿佛还萦绕在字里行间。这里,是绍兴作为文化古都最生动的注脚——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从沈园的钗头凤到东湖的奇石峭壁,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浸润在时光里的从容与厚重。

转过一道回廊,灯光骤然变得沉郁,气氛也随之肃穆起来。展柜中徐锡麟刺杀恩铭的手枪静静地躺在台上,诉说着它主人的英勇事迹;展墙上的老照片里,长衫与短褂交织,标语与硝烟并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绍兴的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中秘密集会,油灯下的党章被反复摩挲得边角发白;周恩来祖居的旧物陈列中,一件褪色的中山装静静躺着,见证着他多次回乡时,在故乡播撒革命火种的奔波;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步枪、染血的绑腿,无声地还原着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们在芦苇荡里与日寇周旋的艰辛。原来这座温婉的水乡,也曾在时代的洪流中,以骨血之躯扛起过救亡图存的大旗。

从文人墨客的风雅到革命志士的赤诚,绍兴博物馆就像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将这座城市的两张面孔娓娓道来。它让我们看见,所谓人文精神,从来不是单一的模样:既是对千年文脉的坚守与传承,让诗词书画在岁月中生生不息;也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让家国情怀在血与火中淬炼得愈发纯粹。这种精神,藏在兰亭的墨香里,藏在古桥的石缝中,更藏在那些为信仰前赴后继的身影里。

走出博物馆时,正午的阳光正为馆顶的飞檐镀上金边。我忽然明白,这座建筑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它陈列着文物,更因为它凝聚着一座城市的灵魂——那是兼容并蓄的包容,是生生不息的坚韧,更是深植于骨血中的家国大义。这,便是绍兴博物馆赠予每一位参观者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编辑:张艺涵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