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破书本的局限,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传统船文化的独特魅力,袍江小学星辰小队的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踏入松陵船厂,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又知识满满的研学之旅!
踏入绍兴运河船博物馆,在非遗工坊中,各种造型独特的船只陈列其中,令人目不暇接。一艘船头彩绘色彩斑斓、面目威严的船只,牢牢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研学老师介绍道,这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乌篷船,船头彩绘的鸟——翼鸟,蕴含着驱邪避灾等美好寓意。
随后,大家来到一艘古朴的摇橹船展品前。研学老师详细讲解了摇橹船的结构、制作工序,以及船桨、舵等部件在绍兴水乡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老师巧妙引用课文《曹冲称象》,引出摇橹船船头的石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石鼓与船只的关联。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接着,同学们来到二楼的国内外老照片区。在老师的引领下,大家漫步于长廊,看着一张张黑白照片,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研学老师讲述着绍兴最熟悉的迎恩门,它曾是早年间船只来往的进出口,船只进入这个船码头,就意味着抵达了绍兴城。老师还借助周恩来总理的照片,向同学们讲述船只的历史,带领孩子们探寻非遗文化的根源。
随后一行人来到三楼的非遗工匠工具区和船模区。这里仿佛是一个船的世界,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船模,每一艘船模都栩栩如生、精致入微,仿佛带着同学们穿越时空,见证了船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漫长岁月。
离开博物馆后,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来到手工体验区,开始尝试编织船篷的竹篾。同学们分成小组,起初手忙脚乱,竹篾在手中不听使唤,不是交叉错位,就是松散开来。但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技巧,专注地将竹篾穿梭交织。
紧接着,大家移步到船模制作环节,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船模的构造和制作步骤。同学们全神贯注,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先搭建船身框架,再仔细地拼接船板。经过一番努力,一艘艘精致的船模在同学们手中诞生。大家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最后,同学们在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定格下这珍贵而美好的时刻。
此次松陵船厂研学活动,不仅让袍江小学星辰小队的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绍兴船文化的深厚底蕴,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同学们会带着这份对文化探索的热情,不断前行,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成长。
绍兴市马山街道中心小学越英路校区三(7班)
指导老师:李佳丹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冯古川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