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滨海新区斗门街道的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截至7月底,该街道27个重点产业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4.0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61.42%,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更是突破343亿元。
斗门街道的产业发展如此迅猛,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新”“心”相印的发展之路。新,即是让传统企业迭代焕新、让新兴产业谋远布局;心,则是让政府服务企业的措施更贴心。二者的协同发力,激发了斗门的产业动能,提振了斗门的经济活力。
企业焕新是产业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针对传统的印染企业,斗门街道利用滨海新区的补贴政策,推动项目突破束缚,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与环节衔接效率,从“面子”到“里子”实现全面焕新,使传统产业得以“老树发新芽”。当然,“旧改新”还需“上新品”,盘活土地资源、布局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泛半导体+”等前沿科技产业,为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夯实基础,也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辟新路径。
产业要上新,服务要贴心。斗门街道迭代推出的“联地驻企指导员”2.0版本,干部组成服务队化身为企业“店小二”,深入企业与项目现场解难题、送政策,为项目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这种把服务延伸到一线的做法,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收获,也增强了企业落户斗门、反哺斗门、发展斗门的信心。
斗门街道“新”“心”相印提振产业发展新动能,这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其一,要注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鼓励,推动传统企业主动转型升级,释放存量经济潜力;其二,要科学盘活存量资源,敢于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三,要强化服务意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优质服务打通项目推进中的堵点和难点,从而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新”“心”相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斗门实践,诠释了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传统与新兴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实践证明,只有以创新驱动产业焕新、以服务温暖企业信心,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持续释放增长动能,进一步筑牢产业根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力。
作者:亦 声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