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绍兴柯桥瓜渚湖东岸公园,每晚都有不少中老年人聚集于半椭圆石板上躺卧休憩,声称此举能缓解腰部不适并促进健康。这一现象引发市民关注与模仿,中医专家表示,该方式虽符合中医温通原理,但需因人而异,并非适合所有人群。
夜幕降临时分,瓜渚湖东岸公园曲艺广场附近逐渐热闹起来。记者看到,这里有几块似乌龟背形状的石块,表面光滑且带有热感,不少中老年人躺在上面闭目养神。“石板经过白天日晒,晚间余温尚存,贴在后背暖暖的,像做了天然理疗,感觉腰部舒服多了。”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因长期腰部僵硬,连续五天来此躺卧,多年僵硬的腰部轻松不少。像她这样慕名而来的市民不在少数,石堆区每晚都聚集着中老年人,形成一道独特的“养生风景线”。
柯桥区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李晓莉解释,这种“石板疗法”确实蕴含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人体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的重要循行区域,适度温热刺激能促进气血运行、补充阳气,对寒湿型腰背疼痛确有缓解作用。
医生提醒
李晓莉也指出,这种养生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阴虚内热或湿热体质者反而可能加重不适,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温度感知迟钝的老年人更需谨慎,尽量避免此类石板理疗。
她还补充说,若市民希望尝试,需注意控制石板温度在40℃左右,以晚间为宜,每次时长15至20分钟即可,结束后应及时饮用温水以防津液耗伤。她观察到,近年来市民对“土办法”养生热情高涨,但盲目跟风可能带来健康隐患:“中医讲究‘因人制宜’,市民尝试前最好先辨识自身体质,有基础疾病者更应咨询专业医师,顺应自然规律的科学养生才能真正强身健体。”她建议道。
(内容来源:笛扬新闻)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