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浙江省蛇伤救治流程,提升蛇伤救治能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蛇伤诊疗技术向规范化、同质化方向发展,由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联合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2025年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学术活动——蛇伤规范化诊疗研讨会(第三期),于8月30日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汇聚了省内多位知名专家,通过专题报告、案例研讨、跨学科交流与总结答疑,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对提升浙江省各级医疗机构蛇伤救治水平及学科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邵剑峰,副院长傅永平等出席会议。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傅永平致开幕辞。他表示,动物致伤救治中心的建设是近年来我院急诊科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次研讨会以“蛇伤规范化诊疗”为核心,聚焦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经验、救治规范及前沿技术应用,意义重大,不仅是知识分享与思想碰撞的学术平台,更是提升区域乃至全国蛇伤救治能力的重要契机。
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在会上强调,广大基层医师应积极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学习,推动专业知识更新与共享,进一步加强蛇伤救治领域的协作与发展。本次会议形式贴近实际,注重基层应用,有助于各级医疗机构提升实战经验和诊治能力。浙江省医师协会将作为全省医疗机构的坚强后盾,持续推动蛇伤诊疗技术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发展。
权威专家授课:规范诊疗,引领学科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兰频教授作专题报告,对《中国蛇伤救治指南》进行了权威而细致的解读。结合实际案例与丰富临床经验,从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分型、抗蛇毒血清的合理应用,到重症并发症的防治,系统梳理了蛇伤救治全流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实用的行动指南。
浙江大学医学博士、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杰丰教授聚焦科研前沿,分享了题为《蛇伤救治方向的科研探索与进展》的报告。通过介绍蛇伤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新动态,系统解析了课题撰写的思路与步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未来科研方向提供了新思路,让科研不再遥不可及。
会议还特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特聘两栖爬行类专家王聿凡教授,作题为《浙江毒蛇的简单分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省内常见毒蛇的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及鉴别技巧。这一跨学科交流有效弥补了临床医生在毒蛇生物学知识方面的不足,凸显多学科协作对提升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价值。
病例讨论点评:聚焦临床,提升实战能力
会议邀请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从事蛇伤救治的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病例分享。新昌县人民医院章慧汇报《记一例竹叶青咬伤患者的救治》,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徐林森分享《抽丝剥茧辨蛇伤》,诸暨市中医医院骆亮介绍《一例银环蛇病例分享》,嵊州市人民医院钱圆景汇报《一例眼镜蛇咬伤的诊治思考》。
会议同时邀请蛇伤领域专家对上述病例进行专业点评与讨论,以《中国蛇伤救治指南》为理论依据,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提升对不同类型蛇伤诊疗的理解。这些真实案例再次印证:规范化与多学科协作(MDT)是蛇伤救治的生命线。
最后,兰频教授对汇报病例逐一进行点评、分析与总结,针对共性问题和现场医生的踊跃提问,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蛇伤虽险,仁术无疆。本次会议在掌声中圆满落幕。专家的讲座夯实了诊疗理论基础,实战病例的分析提升了临床处置能力,开放式的讨论也为蛇伤救治规范化提供了新思路。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我省蛇伤诊疗的规范化进程和整体救治水平的提升。期待各方将继续携手,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诊疗行动,为更多蛇伤患者提供更专业、规范的医疗服务。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