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技能接单、凭爱好变现的“轻创业”模式,在年轻群体中蔚然成风。图为王雅茹为第一次约拍作技术准备。
8月下旬,李荣浩“黑马”演唱会绍兴柯桥站现场气氛火热。与此同时,一股围绕演唱会经济衍生出的新兴服务潮,也在社交平台上悄然涌动——许多外地来的年轻粉丝往往会在演唱会结束后在绍兴各网红点打卡,约妆、约拍等个性化服务迅速走红。许多绍兴年轻人通过抖音、小红书、闲鱼等平台承接这类服务预约,力求接住外溢流量。
新“手艺人”靠社交平台接单
00后女生王雅茹目前就职于一家电商公司,会拍摄的她,去年开始了约拍副业。“最开始是因为公司团建时,大家对请来的旅拍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不太满意,我就想,既然他这样的水准能拍,那我也可以试试。”就这样,凭着之前给朋友拍的照片作为样片,她在去年3月正式接下了第一单业务。
她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在相关平台搜索发现,输入“绍兴妆造”“绍兴约拍”等关键词,相关帖子多达上千条,其中不少标注着“学生个人接单”“限时优惠”等字样,通过“定金+尾款”的方式交易,一次服务价格从30元到199元不等,定制款则按需报价。这类高性价比服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下单。
王雅茹的客户以18至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多是来绍兴旅游或看演唱会的群体。她的接单通常始于小红书上的咨询,双方沟通确认时间、地点后,客户支付定金、完成拍摄、现场确认底片,再付尾款,最后修图交付。“这套流程能有效避免后续扯皮,保障双方权益。”她目前将10张精修照片定价为258元,略高于市场均价,“这也是一种筛选顾客的方式,能减少麻烦。”王雅茹说,“定金一般为全款的10%,既帮助自己规划档期,也降低客户临时爽约的风险。”
旅游旺季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去年国庆期间,我日均步数高达18000步。最多一天接4单,每单1—2小时。”王雅茹介绍道,尽管她的社交账号粉丝数量仅1000个左右,但几篇浏览量破万的帖子为她带来了稳定客流。令她惊喜的是,一名客户在分享旅游攻略时晒出她拍的照片,该帖收获700多个点赞,成为“隐形宣传栏”。“很多人通过那条帖子找到我,它不仅帮我拓展了客源,还让我结识了不少兴趣相投的朋友。”她说。
如今,像王雅茹这样的年轻人利用自己的技能,通过社交平台接单,不仅拓宽了收入来源,也在城市中建立起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交网络。他们以新“手艺人”身份,悄悄重构着年轻人的职业与社交形态。
在校大学生暑期来兼职
这类不需要固定场所的“轻创业”模式,也在高校学生中悄然兴起。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接单,既实现技能变现,又积累实战经验,试探未来职业方向。
就读数字媒体专业的大二学生张子豪就是其中一员。暑假回到绍兴,他尝试在社交平台上接单,从事短视频剪辑和景区陪拍,“看到很多人都在闲鱼、小红书上发布接单信息,自己又有这方面的技能和设备,也想试试。”他把自己剪辑的视频作品上传平台,标注“大学生兼职”“视频剪辑”“全绍兴接单”等字样,第一单来得比预期还要快,挂出去没多久,就有人前来咨询。
“这一单是拍摄制作一条反诈骗主题的短视频,时长约2分钟。”了解具体需求后,张子豪迅速投入工作。撰写脚本、确认拍摄时间、构思拍摄角度……由于准备充分,实际拍摄仅用了半小时,加上后期剪辑,总共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制作,收入400元。首战告捷让他信心倍增,半个月内,他又顺利接下三四单业务。
在他看来,这样的“轻创业”不仅拓宽了收入来源,更显著提升了专业技能。“我个人危机意识还挺强的,想早点锻炼自己,为就业打好基础。”接下来,他计划和朋友共同运营一个街拍主题的社交账号,积累一定流量后,成立自己的约拍工作室。“趁大学还有时间,多尝试一条路,就多一种可能。”张子豪说。
“轻创业”开辟就业新天地
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蓬勃发展,极大降低了“轻创业”门槛,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展示舞台。“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青年就业渠道,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试炼场。
对此,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宋潞平认为,“轻创业”模式为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学生,提供了一条低风险的职业缓冲带和试验田。它标志着青年对工作认知的进化:工作不再局限于固定岗位或单一雇主,而是个体价值在市场中的直接兑现。这类模式融合情感劳动与专业技能,模糊了工作、娱乐与社交的边界。其意义不仅在于经济回报,更在于让青年在实践中学到商业规则与社会运作,成为“人尽其才”理念的生动体现。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可阳 周榆清 编辑: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