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在一声声可爱稚嫩的童声唱腔中,妈妈给我报名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正式开始啦!本次夏令营主要开设“越韵江南”和“巧手承遗”两大系列课程,让我们在戏曲和非遗手工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越韵江南——浅吟水乡调》是本次夏令营的温柔序章,像一汪清泉,先在我们心里漾开对越剧的好奇。接下来,水袖轻扬的身段课、灵动流转的指法课还在等着我们,一步步领着我们钻进这门古老艺术的妙趣里,把戏曲的魅力细细嚼透。课堂上,老师的声音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吐字要清晰,气息要稳……”她从最根基的地方教起,咬字如何归音,吐气怎样绵长,发声该用哪处的力道。我和小伙伴们都竖起耳朵,眼睛紧紧跟着老师的口型,生怕漏过一个细节。起初我有些生涩,调子要么跑了偏,要么咬字像含着颗糖,含糊不清。但练着练着,那些流转了百年的越剧曲调,从我们稚嫩的嗓子里飘出来时,竟添了几分不一样的味道。原来这古老的艺术,遇上我们这些稚嫩的声音,也能长出新的模样。
《巧手承遗——竹韵织流光》的课堂上,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摊开的竹篾上,像撒了层细碎的金粉。我们围坐在长桌旁,指尖捏着五颜六色的竹篾条,听老师讲这门老手艺的故事——从山间采竹的时节,到剖篾时如何让竹丝薄如蝉翼,每一句都牵着时光的纹路。“先压一,再挑二……”老师的声音温和又清晰,手里的竹篾在她指间像有了灵性,一压一挑间便织出规整的经纬。我们学得格外认真,小心翼翼将竹篾条在桌面上排整齐,青的、黄的、粉的、绿的,像把春天的颜色都聚拢在了眼前。起初总有些手忙脚乱,要么挑错了顺序,要么竹篾不听话地滑走,可看着老师演示的样子,又忍不住重新摆弄起来……
本次夏令营活动,让我们通过学唱越剧、动手体验剪纸、捏泥人等这些充满趣味的互动,不仅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非遗,还能在心里种下文化传承的小种子,真是很棒的理念呀!
袍江小学越英路校区501班 陶奕潼
指导老师:许佳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盈盈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