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山海间的垦荒印记

2025-09-01 16:49

来源:

在这个被阳光拥抱着的暑假,我们一家踏上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大陈岛。早听说这座4A级景区藏着东海的秘密——有“东海第一盆景”之称的甲午岩、浪涛如雷的浪通门,还有峭壁如削的乌沙头,以及那座直插云天的垦荒纪念碑。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已在诉说这里的故事。

我们先走进甲午岩景区,脚下的碇步桥像一串串联起自然的珍珠,溪水流过石缝时叮咚作响,成了小鱼小虾的乐园。它们甩着尾巴在石间穿梭,岸边的树木把浓绿浸在溪水里,整个画面像被夏日的阳光镀了层金边。走过吊桥时,海风突然涌来,掀起衣角的瞬间,脚下的蓝海正铺向天边。到飞虎崖时,山风穿过峡谷的声音真如虎啸龙吟,站在崖边往下看,海浪正一次次撞向礁石,碎成千万朵白花。而甲午岩就立在那里,35米高的岩柱像被天工劈过,如同船桅上的基作,“夹杵”的谐音里藏着多少岁月冲刷的故事。

从甲午岩出来,我们坐船去了乌沙头,这里的景致又换了模样。将军岩就站在摩天岭上,岩石的纹路像极了铠甲,它望着东海的眼神,仿佛能穿透百年风浪。脚边的乌石礁是另一种风景,墨黑色的礁石被浪花磨得光滑,白色的浪沫扑上来时,凉丝丝的海水漫过脚背,带着大海的呼吸。走在玻璃栈道上,脚下是百米深的崖壁,远处是无边的蓝海,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是这样惊心动魄。海防空洞里还留着旧时的痕迹,那些整齐的装备仿佛在说:这里的每一块礁石,都曾被守护者的目光温暖过。

最后我站在垦荒纪念碑下时,仿佛让我穿越了1956年的夏天。那时一群青年告别家乡,带着锄头与种子登上荒岛,在乱石滩上开荒,在风雨里种树。他们的手磨出了茧,脚下的荒滩长出了庄稼,曾经的“海上废墟”,渐渐有了炊烟与笑声。这大概就是垦荒精神吧: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在荒芜里种出希望的韧劲;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一代代人接过锄头的坚持。

下山时,海浪的声音还在耳边。大陈岛的美,不仅在甲午岩的雄、乌沙头的险,更在那座纪念碑里,它让我们知道,所有山海的风景里,最动人的永远是人的故事。这样的大陈岛,一定会在岁月里长得更繁茂。

袍江小学教育集团越英路校区502班陶昕锴

指导老师:傅秀丽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丁浩沨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