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上午,绍兴市越城区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访客——袍江小学两湖校区一(6)班向日葵小队的队员们。他们以童谣为线索,以脚步丈量水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活动。
童谣声声,踏访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清脆的童谣声在青石板路上回荡。队员们哼唱着流传百年的绍兴童谣《摇啊摇》,循着歌词中的意象,一步步走近鲁迅笔下的外婆家。童谣中的“外婆桥”不在仅是文字,而是眼前真实的石桥与流水,歌词中的“蘸糕”也不只是韵律,即将成为孩子们亲手体验的仪式。
重现经典:走进鲁迅的“快乐星球”
在鲁迅外婆家老台门前,队员们通过游览,了解了童年鲁迅趣事:煮罗汉豆、钓小龙虾、乘船看社戏……一件件都变得鲜活可触。外婆家不仅是鲁迅的避风港,更是他观察社会、感知自然的起点。队员们通过实景探访,深切感受到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结。
仪式体验:一块糕里的爱与智慧
活动的高潮是重现童谣中的“蘸糕”仪式。队员们依次品尝年糕蘸白糖、盐和酱油三种口味,并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甜!”、“有点咸!”、“还行!”随后,小队成员一起探讨童谣的深意:“为什么外婆准备三种蘸料?”队员们争先恐后地分享见解:“糖是给甜头,表达爱意”、“盐是立规矩,教我们知界限”、“酱油是平衡,既有爱也有管教”。最终,大家齐声感叹:“原来外婆慈爱却不溺爱,充满了生活智慧!”
乌篷船韵:水乡文化的流动符号
在村口河道旁,队员们仔细观察乌篷船的构造,了解它在绍兴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文化载体。大家齐声吟诵与船相关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在朗朗书声中,水乡的船文化悄然浸润心田。
童谣连古今,文脉永相传
这次活动以童谣为引,以实地探访为径,让队员们不仅感受到绍兴水乡的独特韵味,更理解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活哲学。童谣朗朗上口,外婆桥实景再现,鲁迅笔下故事与现实交汇——这是一次文学的启蒙,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丁浩沨 编辑:丁浩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