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花乡矢志绘锦绣: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棠棣之变

2025-08-31 20:36

来源:

8月26日晚,三面环山的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凉风习习。结束了一天的培训,来自湖州的金先生走出乡村振兴讲习所,沿着“最美乡道”兰泽路小跑了3公里。“村美景美空气好,在这里生活太舒服了。”他说。

金先生的单位在棠棣组织了三天的培训,和其他到过棠棣村人一样,大家“来了就不想走”。这里山清水秀,远离城市的喧嚣,道路旁、农田边处处可见生态景观,宛如世外桃源。

如今的棠棣拥有“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几十张国家级、省级“金名片”。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3万元。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破败不堪小山村。

“卖着‘美丽’,住着‘破屋’。”回想起那时候的场景,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感慨道,那时候村里已是家家户户种花卖花,虽然鼓了钱包,环保意识却跟不上,甚至会为了方便将“农家肥”放在家门口,房前屋后杂物堆积,整个村看起来脏乱差。

2003年6月,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全省各地纷纷行动起来。

“我们是卖花的,自家环境都搞不好,怎么卖?”当时,刚上任不久的刘建明的一番话触动了大家,一场“厕所革命”在棠棣率先打响。之后,全村陆续清理拆除“两堆一坑”(柴堆、草堆、露天粪坑)1800多个。

万事开头难。多年来,棠棣村不断拓展环境整治项目:清理乱堆乱放、整治杆线、修宽道路、铺设污水管网、修建垃圾收运站,之后更是升级为打造乡村景观。看着村里环境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村民们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装扮自己的家。于是,环境优美、别墅成群的棠棣村逐渐“出圈”。

变的不只是棠棣。多年来,柯桥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从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到“五星3A”创建,再到“共富星村”建设,乡村面貌发生巨变。

环境好了,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实现更大发展?2017年,盘了许久家底的刘建明决定借势聚能,借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给村里找资金谋项目,发展旅游研学产业。

村委会旁有一片废弃的印染厂房,地理位置绝佳,盘活后提供餐饮、住宿、培训等服务再合适不过了。仅用76天,棠棣村乡村振兴讲习所便正式运营,此后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暑假,100张床位几乎天天爆满。”刘建明说。

棠棣村还将300余亩分散的山地集中流转,改造成连片花田,种上向日葵、鲁冰花等观赏性强的花卉。专业的乡村运营团队入驻后,又陆续建起了兰花数字园、彩虹滑道、缤纷乐园等设施。2024年,棠棣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今年,棠棣村还引进了诸葛菜(二月兰)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并规划打造棠棣国际匹克球体育公园、棠棣马术公园等项目。

“美丽之路”上,棠棣步伐有力,花乡前程锦绣。

专家论“策”

借势聚能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闻海燕

“千万工程”唤醒了乡村的无限潜能,“两山”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引。20多年来,棠棣村不仅通过环境整治实现了向美丽乡村的蝶变,更是通过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了向美丽经济的蝶变。  

棠棣村的实践表明,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所蕴含的多重价值,立足本地优势,借势聚能,积极引入开发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农业、新文旅、新经济“三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形态,乡村振兴之路方能越走宽、越走越远。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杜珊珊 编辑:王春泥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