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暑假的尾巴, 爸爸带我去闻名全球的刀剑之都——龙泉,感受刀剑之旅的独特魅力,这对于本是“剑痴”的我来说,这已是翘首以久的期盼了,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刀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速上三个多小时的风驰电掣,正如我急不可耐的心,我的脑子里全是刀光剑影,兴奋异常。一到龙泉才下车,我便直扑剑铺。龙泉的大街两旁,全是鳞次栉比的剑铺,时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走进世界级铸剑大师陈阿金的剑铺, 偌大的剑铺里陈列着各种时代风格的刀剑,有散发着帝王尊贵之气的汉剑,有杀气外露的唐横刀,有奢华霸气的九龙剑......我深深地被大师精湛的刀剑铸造技艺所折服。我小心翼翼地拔出刀剑,每一把都是寒光四射锋芒逼人,我爱不释手,恨不得全部搬回家里。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轩辕剑,轩辕剑不长,但宽大厚实,每一个角度都透射出满满的力量感。看着看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身材威猛的轩辕黄帝手持轩辕剑大战疆场的凶险画面。
为了让我和刀剑有更亲密的接触,爸爸特意给我安排了铸剑的体验环节。指导我打剑的师傅姓徐,其是一位有着几十年铸剑经验的大师。徐师傅先将一根铁棒拿到电炉上将其烧红,然后他一手夹着铁棒放着铁板上,一手抡起铁锤奋力敲击。一时间火星四溅,不一会儿铁棒的红色随着温度的下降暗了下来,师傅拿着铁棒再次到电炉上加温。铁棒再次烧得通红,师傅又一次趁热打铁。不一会儿,在他的手里,原本一根普通的铁棒已被敲出一个漂亮的剑头。
有了师傅的示范,紧接着我也照样子敲打了起来,才敲了几下我就大汗淋漓手臂发酸。闷热的铸剑房里直让我喘不过气来,此时的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刀剑铸造的的艰辛,难怪有“十年磨一剑”之说,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作品和事业都需要坚持不懈的打磨才能成就。
虽然铸刀剑很苦,但还是有许多铸剑师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在刀剑铸造的艺术之路上跋涉前行。我爸爸的朋友蓝少骏叔叔就是其中一位。五年前,因为对刀剑的热爱,他从山东老家背井离乡来到龙泉开起了观阳刀剑铺,现在他已是金属冶炼领域的专家了,还成功恢复了中国道剑失传之久的古法制造技艺。
在他的刀剑铺里,我又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愿望——穿铠甲战衣。铠甲战衣有金黄和银色两种,战衣由一片片金属片串制而成。铠甲战衣由护臂、护胸、护腰等好几个部分组成,因为是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自然重量不轻,可想而知古代将士们穿着笨重的铠甲战衣杀敌卫国是何等不易。蓝叔叔等人细心帮我穿戴时,我明显感到身上的重量不断加码。等全部穿戴完毕,镜子中的我威武帅气,英姿勃发,我恍如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一名将赴战场的大将军,妈妈分明是被惊艳到了,拿起手机一阵猛拍。
使用刀剑的冷兵器时代虽已远去,但刀剑的魅力穿越千年长盛不减。短暂的龙泉之旅很快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我领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刀剑文化。临别时,当地热情的朋友还送我一大堆刀剑和金箍棒等,满载而归。回家当晚我做了一个侠客梦,梦里我身披铠甲手持宝剑蹬跨战马,驰骋在历史的天空中......
绍兴市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五(2)班胡燊阳
指导老师 孟翠翠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春泥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