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校园“焕新”

2025-08-31 09:30

来源:

又到新学期开学之时,绍兴不少学校有了新气象,一批兼具“颜值”与“内涵”的校园空间,正以全新姿态迎接师生。

几乎每年暑期,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改造相关设施,提升学习、生活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焕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营造好相关劳动教育、技艺培训和心理健康场景。像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新河弄校区在校园内创新设置萌宠养殖区、艺术疗愈带、生活智造局等,打造一个个探索、实践、体验的场景,让学生既得以减缓学习的压力,做到张弛有度,又增强艺术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会更好地放松身心,也必然会变得更加多才多艺。

如果说硬件的改造让校园“颜值”倍增,那么今天校园的“焕新”,显然已不能局限于此,而要努力追求“由内而外”的改变与出彩。比如,如何在“硬件升级”的同时,实现“文化浸润”?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就以校园空间命名为切入点,让地域文脉与职教特色深度融合:实训楼被命名为“思岩楼”“砺岩楼”,以呼应“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行政楼被命名为“炎培楼”,则是为了致敬职教先驱黄炎培,同时也彰显了自身的办学属性。而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镜湖校区则将围绕“水文化”品牌,启动为期3年的校园改造,未来还将通过“水韵绍兴”主题展览、古纤道研学等活动,让水文化融入学生成长过程。

可以说,文化浸润是对校园“焕新”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跃迁。校园作为教书育人之地,还有不少领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焕新”。比如,身处AI时代,如何让学生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亲密接触,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样应该成为校园“焕新”的课题。新学期开学前夕,杭州市宣布,将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每个学年不少于10课时。我市也要不落人后,加快实现相关地方课程与教师队伍的“焕新”,从而大力营造创新生态,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当然,“焕新”并不意味着常常出新,更不能“为新而新”。特别是在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方面,更不能随着学校领导层的更迭而不断改弦易张。毕竟,清晰的发展定位、独特的校园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才是每所学校不断“焕新”的源泉与潜力所在。也只有这样一种由内而外的提升,才更符合学校育人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接下去的校园“焕新”,需要我们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每一个空间、每一处细节都能润物无声,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