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星桥鹊渡到人间烟火

2025-08-30 16:58

来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当银河在初秋的天幕上舒展,七夕便踏着最后几声蝉鸣与淡淡荷香而来。这个承载着千年浪漫的节日,早已不是简单的“东方情人节”,它蕴含着古人对星空的敬畏、对爱情的期许,更浸透着烟火气十足的生活智慧。

七夕的源头,藏在星象的故事里。古人仰望星空,将银河两岸最亮的两颗星,命名为牵牛星与织女星。《诗经·小雅》中“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的诗句,便已记载了牵牛、织女的星象意象。到了汉代,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逐渐完整:织女是天帝之女,擅长织就云锦天衣,却因与凡间牛郎相恋,被天帝罚隔河相望,唯有每年七月初七,千万只喜鹊衔枝搭桥,二人才能短暂相聚。这个带着遗憾却满是深情的故事,让七夕有了浪漫的底色,也让“相思”成为节日最动人的内核。

古人过七夕,远比今人讲究,处处是仪式感。在汉代,宫廷与民间会举行“穿针乞巧”的活动:女子们在庭院中摆放瓜果,对着织女星穿针引线,若能顺利穿过针孔,便寓意“得巧”,能习得一手好女红。到了唐代,七夕的热闹更甚,长安城里的女子会制作“乞巧楼”,用彩线缠绕栏杆,还会将蜘蛛放入盒子,次日观察蛛丝形状,蛛丝越规整,便代表“得巧”越多。除了乞巧,七夕还有“拜织女”“储七夕水”“吃巧果”等习俗。巧果是用面粉制成的菱形糕点,表面印着花纹,家人分食,祈求生活顺遂;南方一些地区会在七夕当天储存井水,认为此时的水清澈甘洌,久存不腐,可用于治病、酿酒。白居易笔下的“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则让我们透过诗句,感受到了七夕那复杂的况味。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将七夕的爱情主题升华到了极致。词中对真挚爱情的礼赞、对爱情真谛的深刻洞察,让这首词成为了七夕诗词中的千古绝唱,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慰藉了多少世间离人的心。

随着时代变迁,七夕的过法也在悄然改变,但那份浪漫与温情从未消散。如今的年轻人,会在七夕当天为爱人准备鲜花、礼物,或是一起看一场电影、吃一顿晚餐,用现代的方式诉说爱意;也有人会重拾传统习俗,带着孩子穿针乞巧、制作巧果,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文化底蕴。更有不少地方会举办七夕文化活动:在陕西西安,七夕夜还会在曲江池畔举办“鹊桥会”,重现古人的浪漫场景;在浙江杭州,人们会登上断桥,聆听牛郎织女的传说,感受西湖边的七夕氛围。这些活动,让七夕从“私人的浪漫”变成“大众的文化盛宴”,也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内容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