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方剑萍
在职时,他当了20年的驻村指导员,驻点的5个村均从后进帮扶村转变成先进村;退休后,他又当起了“老娘舅”“和事佬”“共富参谋”,他就是被称为“驻村老中医”的陶招贵。
去年10月退休后,陶招贵几乎是无缝衔接了自己的新工作——陆续担任兰亭街道6个村、安昌街道3个村的驻村导师,还成为了“酱富安昌”共富联合体建设的“共富参谋”。
虽然退休了,但陶招贵依然很忙碌。近日,记者在安昌街道九鼎村见到了他,退休后的他正在这里担任驻村导师,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老娘舅”。村民王师傅因房屋建造问题与邻里发生矛盾,三十多年来双方都无法和解。陶招贵得知后多方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倾听诉求,向王师傅讲法律、讲道理、讲情理,并发动其亲朋好友一起劝解。在不懈努力和调解下,陶招贵慢慢帮助王师傅纾解了心结,陈年旧怨逐渐化解。
距离九鼎村不到五公里路程的白洋居,一条白洋直江沿河景观绿道成了全居最热闹的路段。每天傍晚,总能看见男女老少在这条绿道上锻炼、散步。说起这条绿道的由来,陶招贵印象颇深:“村居内因为河道隔阂,没有一条联通3个自然村的健身步道,限制了居民的健身空间。近年村居内车流量又日益增大,居民在村道上散步,道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居委会决定建设一条连通前白洋、后白洋、西塘下3个自然村居的绿道。虽说这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但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陶招贵积极与相关居民沟通,确保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助推这条全长约1.06公里、宽3米的景观绿道保质保量保时完成。
今年年初,陶招贵又受聘成为兰亭街道的导师指导员,重点驻点任家畈村。同时,他还到王坛镇作驻村宣讲,分享20年来的驻村工作经历,把基层治理经验传授给200多位镇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传达“把心扑在村里”的秘诀。对于未来,他的愿景很简单: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