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儿时的甜酒酿

2025-08-29 19:25

来源:

屈原《楚辞》中有言:“挫糟冻饮,酎清凉些。”这里的糟即为醪糟,相当于甜酒酿。王逸注曰:“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提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原来,甜酒酿竟是古人盛夏的消暑美食啊!

我从小喜欢吃甜酒酿,那是祖母做的。她笃信甜酒酿是好东西,经常念叨:“夏天是做酒酿的好时候,吃了甜酒酿,养精神,可驱散干完农活的疲劳。”所以,每到夏季,家里隔三差五就会弥漫甜蜜蜜的酒香味。

做甜酒酿是祖母最拿手的绝活,过程虽不复杂,却很有讲究。记忆里,祖母必须挑选雪白浑圆的糯米,用清水洗净,浸泡一夜,沥干水分,再放在饭甑里蒸,伴着烟火缭绕,飘逸出一缕缕沁人的饭香。蒸熟的糯米变得软糯柔黏,晶莹圆润,如珍珠般闪耀着诱人的光泽。祖母将糯米饭摊到竹匾上,等晾凉后,撒上灰白色的酒曲,拌和均匀,装入陶瓷小钵头里,轻轻按平,中间挖一个圆洞,用于发酵时散热。最后罩上一块纱布,放到阴凉通风处,大概需三天时间发酵,甜酒酿便大功告成了。

小时候,馋嘴的我,对美食的渴望总是急切的,三天的等待,好像显得十分漫长。于是,我时不时地揭开纱布,偷偷瞄一眼,看看钵头里有什么动静。祖母见了,总笑呵呵地说:“别着急,慢慢来,再等等。”是呀,发酵是一个先糖化后酒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静静地酝酿,佳酿美味才能水到渠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悟出祖母话里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耐心,时间会带给你惊喜,告诉你答案。做甜酒酿如此,做事做人又何尝不是呢?

当一汪清澈的米酒充盈那个小圆洞,不时还冒几个气泡出来,祖母兴冲冲地端出钵头,掀开纱布,拉开嗓门喊:“孩子们,吃甜酒酿啦!”听到祖母的召唤,我们兄妹仨欢呼雀跃地聚到她身边,挨个接过盛满甜酒酿的小碗,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起汤勺,不停地往小嘴里塞。这碗酒酿柔滑清透、甜而不腻、浓而不烈、醇香生津,一碗下肚,红扑扑的小脸上泛起甜美的笑容,心中满是快乐和幸福。

我吃着祖母精心制作的甜酒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夏,渐渐长大。后来考到外地读大学,暑假回家,祖母总会捧出那个我熟悉的钵头,里面盛满香甜的酒酿,让我尽情地享用。

如今,祖母虽离开我们多年,但那些关于甜酒酿的美好记忆,以及教我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永远留在心底。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