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一古城,一墙一瓦一老街,一叶乌篷入画来。江南,因水得名。
绍兴,一座从水里长出来的城市,而乌篷船这叶扁舟,便是水乡的韵脚,将古城吟唱得悠扬动听。水网织就阡陌,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东方水城”,青石板路刻着吴越春秋的履痕,古桥洞倒映着唐宋诗词的波光,黄酒作坊飘来的醇厚香气里,藏着千年未改的市井烟火。水波为笔,帆船为墨,整个博物馆美的就像一幅水墨画卷。
8月23日下午,袍江小学两湖校区三(3)班的同学们相约一起踏入运河博物馆,穿越时空,走进了浙东运河的千年历史长河。沉浸式游览博物馆,用眼睛记录运河文脉,用脚步丈量千年底蕴,探古城悠悠岁月中沉淀的智慧,展运河千年文化的魅力。
水波涟涟,滋养生息。浙东古运河在博物馆主馆大厅内“缓缓流淌”,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光辉。步入馆内,仿佛推开一扇扇时光之门。青铜剑铭刻春秋风云,青瓷碗盛满越地风华,船桨划过的波纹化作展柜里的文物,纤夫的号子凝固成墙上的浮雕。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注脚,让我们沉浸式地感受“活着的运河”,串联起通江达海的传奇故事。丰富的文物展品、精妙的场景复原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浙东运河的发展脉络。运河从古代走来,流淌到今天,奔腾向未来。
“一条古运河,两岸皆人家”。浙东运河始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水道,这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的水脉,更是一条承载着千年历史与灿烂文明的文脉。运河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亦是越地文化的孕育、赓续和传承,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水巷乌篷,一摇一曳,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载着绍兴从前的记忆。小小的乌篷船,承载着古城绍兴千年的沧桑往事,飘摇于烟波之上,带着同学们去寻找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情,邂逅动人的社戏,感受美好的水乡生活。
古人的智慧,沉淀为今人的财富,传承从不遥远。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运河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文化的传承纽带,通过亲手DIY乌篷船,收获了手工工艺品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了传统水乡生活的魅力。活动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动手热情,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动的文化传承实践。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衎男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