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如果把全年经济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7月数据就是赛程过半后的第一个完整“计时点”。它不仅反映绍兴当前的发展速度,更为后半程如何“调整配速”,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细看1至7月绍兴经济数据,大盘延续稳健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这其中,既有多领域协同释放经济韧性活力的可喜亮点,也有部分区域、行业、企业持续承压的现实难点。全年发展棋至中局,落子更须精准,透过关键指标动向,明晰目标方位,把握变化趋势,抓住重点再加力。
近几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工业经济是关键支撑——数字经济稳中有进、集群建设精准发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着眼当下,工业仍是发展“头等大事”。
1至7月,绍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7月增长7.9%,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有力支撑经济发展。但也要看到,受产销不畅、预期不稳、价格不高等影响,部分传统产业增长放缓,新兴产业动能尚显不足。
智能家居家电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骆烨\摄
稳住承压行业,推动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再加力的重要突破口。接下来,我市将统筹“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加快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破解“新的成长烦恼”,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经典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
除此之外,提振消费是全年“置顶”任务。今年绍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持续承压。1至7月,全市“社零”1876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增速均较上半年回升,但较一季度均有所放缓。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减弱,消费扩容持续承压,再加力的重点应转向创新思路举措,抢抓中秋国庆黄金周窗口期,用好以旧换新和多孩家庭购房支持政策,借助“浙BA”热度,深化文商旅融合,进一步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短板弱项同样是切入点、发力点。
今年,受“关税战”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作为外贸大市的绍兴受外部冲击明显,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2025年2月,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综合税率提至35%;4月又发起新一轮贸易限制,关税多次上调,我市外贸企业短期内承压明显。
5月,中美达成初步贸易协议,经营环境趋稳。我市抓紧“稳定期”,引导企业多接单、接长单,并深耕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参加非美重点展会,密集组织跨国采购商实地考察、专场对接等活动。广大绍兴企业主动应变求新,加块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出口结构向优向新,贸易伙伴持续多元,对南美、亚洲、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长加快。从月度趋势看,绍兴进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十分不易。
上虞浙江中建路桥设备有限公司内,工人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朱胜钧\摄
这一轮回升证明,尽管外部环境多变,绍兴外贸依然能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彰显了底气和韧性。
8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宣布,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把握这一“窗口期”,我市将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落细落实外经贸高质量发展“23条”,建强“平台+主体+服务”支撑体系,深化“十业百团千企”拓市场行动,大力拓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海外仓等新业态,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多措并举扭转外贸态势。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就藏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发力下半程的关键,也藏在改革创新的劲头里。
经济稳增长,“新势力”功不可没。1至7月,绍兴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13.3%和11.7%,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光源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6.8%、31.2%和21.5%,充分说明绍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被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加速形成。下一步,应坚持把创新摆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核心位置,谋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总投资10亿元的鹰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应用项目成功试生产 高洁\摄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今年,全市各地以系统化改革思维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高度协同、密切配合,重大项目优质企业连抛“红绣球”。1至7月,全市项目投资增速16.2%,居全省第二,增速高于全省平均8.2个百分点。如何让项目后劲更强、企业信心更足?仍须靠改革破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撬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决胜期。紧抓关键,看准就干,只要韧劲常在、定力不移,必能在克难攻坚中再辟新局,支撑绍兴经济实现“全年好”。
“津津有味”融媒体工作室简介:聚焦热点话题,加强解读评析,深融一体联动,让时政报道表达有“趣味”、价值有“醇味”、读后有“回味”
记者 | 徐晶锦
编辑 | 张衎男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晶锦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