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绍兴镜湖小学新603班“向阳小队”暑期实践活动
当正午的骄阳把我们的影子轻轻叠在展示馆门前,快门声凝固了少年们蓬勃的眉目——这一刻,仿佛不仅是出发的集结,更像是悄然开启一扇幽邃的时光之门,门后藏匿着故乡的千年遗韵与遥遥蓝图,静候我们以脚步丈量、用心去解悟。
穿越之旅由一楼历史厅启程:戴上AR眼镜,刹那间,越王勾践督造城池的号子声穿透千年尘埃撞入耳膜,粗粝的汗水与土石气息扑面而来;移步虚拟兰亭,曲水流觞旁王羲之的衣袖仿佛拂过指尖,墨香里散逸着魏晋名士的旷逸风流——历史被科技唤醒,原来古越风华并非沉睡于典籍的符号,而是血脉深处奔涌的活水源头。登临二楼现代厅,巨大的城市沙盘如一方缩微的星河铺展于脚下。灯光之舞随指尖轻触流淌变幻,我们急切地搜寻着熟悉的街巷,当终于觅得自家那一方小小的窗口,心头霎时被温热的归属感填满:原来所谓家园,正是这宏大图景里一粒微小却安稳的光点。至三楼未来厅,VR眼镜又将我们送入曹娥江上无人驾驶船的前舱,江水在虚拟的澄澈中奔流,两岸科创走廊的奇崛楼宇如乐章般起伏——这超越现实的速度感,令人晕眩又神往,宛如在驾驭明日之舟破浪而行。更难忘怀的是那三大镇馆之宝的辉光:南宋《绍兴府城图》数字长卷徐徐展开,其上城池阡陌如血脉蜿蜒;鲁迅笔下的社戏在水幕中摇曳生姿,乌篷船载着水乡魂魄驶入光影深处;亚运攀岩馆的动态模型则如一座微缩的勇毅之峰,折射着今日绍兴昂然向上的姿态。
随后的手作时光里,指尖轻捻艾粉与中药包配伍成安神之方,再以素朴的棉麻布仔细包裹捆扎成艾草锤——古老草木的馨香沁入掌心,这亲手塑造的温热与实在,仿佛从祖先智慧中借来一缕安顿灵魂的微光,在柔软的敲打中,悄然叩击着血脉深处某种被遗忘的安宁。
当根须深扎于厚土,枝叶便敢向云端伸展——在故乡悠远文脉的托举与未来召唤的劲风之中,我们方了然:真正的成长,恰是怀着对源头的敬畏深情,勇敢驶向那片属于新时代的、浩瀚无垠的蔚蓝。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琦炜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