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缤纷暑假·放飞未来梦想”小候鸟研学夏令营在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启幕。来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外来建设者及少数民族家庭的30位职工子女,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领取采访本、物料包,开启为期3天的沉浸式梦想探索之旅。
上午,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大厦前,一群身着统一马甲、头戴帽子的孩子们正好奇地张望着眼前这座“生产新闻”的建筑。开营仪式的重头戏是一场“融媒体探秘”体验。在绍兴广播电视史馆,孩子们屏息凝神,倾听从老式收音机到4K超高清演播厅的技术变迁史。当步入新闻演播厅时,惊呼声此起彼伏——提词器的滚动文字、巨型弧形背景屏的绚丽光影、摇臂摄像机的恢宏视角,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在专业导师指导下,13岁的屈馨怡坐上主播台,对着摄像机念出人生第一条“新闻稿”。“原来电视里的主持人要记住这么多设备操作!”她感叹。这场零距离接触融媒生产的实践课,让孩子们脑海中原本抽象的职业认知化作指尖可触的真实体验。
“灯光亮起时,我好像真的成了节目主播!”来自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的杜晗萱兴奋地翻动着手中的主持课笔记。这个怀揣主持梦的小姑娘难掩激动地说:“我以前也参加过小记者培训,但走进真正的电视台演播厅、坐上主播台,这种感觉太震撼了!”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她学习了新闻播报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如调整坐姿、控制语速,体验镜头背后复杂的设备协同运作。
在绍兴务工近20年的杜强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平时都要上班,暑假最愁的就是孩子没人看管。往年只能把他寄存在社区图书馆。这次研学活动让孩子有机会走进电视台、大学等,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闷在图书馆强太多了!
另一位家长陈苹更看重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这是她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在外生活三天两晚。她坦言送孩子入营时既期待又忐忑,但看到主办方细致的日程安排和安全保障,配备的老师数量多、阵容强大,她也就放心了。“希望孩子尽快学会整理内务、多结交新朋友,迈出独立成长的重要一步。”她说。
带着首日的满满收获,小候鸟们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他们将前往浙江大学,感受百年学府的深厚积淀,近距离接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在科普互动中解码科技奥秘。行程最后一天,营员们将前往大禹陵,感悟大禹精神,还将换上国风汉服,在南镇会稽山下参与庄重的点朱砂、习古礼仪式,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这次活动主要聚焦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工运史教育,这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坐标。”绍兴市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副主任李小鹏说,区总工会将特殊职工的子女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关爱、孩子感到温暖,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生根发芽。
活动策划执行方绍兴传媒集团传媒文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本次夏令营的孩子平时由父母陪伴外出游览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希望通过这次的研学让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双手体验、用心灵感知绍兴,建立起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精心策划的这些行程,核心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在研学中突破课本边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非遗手作、水上剧场、大学走访、机器人互动等,带给孩子们一趟人文之旅、科技之旅、筑梦之旅。”他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傅平航 文 见习记者 严培谕 摄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