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下午,北海教育集团梅山校区307班的雏鹰小队员们,循着习爷爷走过的足迹,走进浙东运河博物馆。
浙东运河博物馆位于越城区凤林西路馆内主展陈列以“通江达海、运济天下——浙东运河文化陈列”为主题,重点反映了两千五百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
队员们一进博物馆大厅,就被眼前历史长河的卷轴雕塑所吸引。一旁的电子屏幕不断翻动着浪潮的影像,气势磅礴,让人心生赞叹。整个展馆由四部分组成:鱼米之乡溯河源,千古名河济天下,越风河韵铸人文,因河筑梦兴浙东。
了解到浙东运河(杭州—绍兴—宁波)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起点,是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纽带,全长239公里,绍兴段101公里。春秋战国时越王句践率众开凿的山阴故水道,是浙东运河的最早组成部分,正是这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贯穿了绍兴2500年的历史,养育了越地风土,孕育了越中文明,也成就了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队员们边走边看,认真参观了各个展厅。他们从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看到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木桨;从2500年前越王修建的山阴故水道,看到古人航运的模型。特别是VR的高科技,队员们争相观看。这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古运河的历史长河里。通过这次小队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魅力,同时也意识到要保护好运河遗产,传承好运河文化,让新时代的浙东运河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指导老师:叶子青)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丽丽 编辑:丁浩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