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银发主力”到“青年新声”

2025-08-12 22:26

来源:

“巡演的受欢迎程度出乎我们意料,巡演首场——石家庄站的观众就超过1000人。”杭州青年合唱团艺术总监王晓艺笑着说,语气中带着骄傲。

相比其他非职业合唱团,这个团有个特别的“门槛”:团员年龄要在35岁以下。成立9年来,团员已经发展到200人。王晓艺说,这已经是群众合唱团里少见的“大型团”。由清一色年轻人构成的团,更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合唱团刚成立时,只要对唱歌有兴趣,都能来报名,大家水平参差不齐。经过训练,现在整个团队演唱水平已大大提升。”如今,他们既能唱《大鱼》《一路生花》等流行歌曲,也能唱《水仙子·咏江南》《钱塘湖春行》等古风曲目。

据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统计,目前全省群众合唱团已逾7800个,以60人左右的中型团居多,其中有的由政府部门搭台主导,更多则是社区邻里或兴趣同好自发组队。在年龄结构上,普遍保持着“两头多、中间少”的特点——老年和少儿合唱团居多,中青年团少。“这不难理解,合唱团基本要每周排练,上班族往往忙工作都分身乏术。”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邢吴翔说,他们曾在2024年针对全省社会业余合唱团展开调查,抽样的214个团中,平均年龄在51岁至70岁之间的约占六成。

时间相对充裕的“银发歌者”,是群众合唱团的“中流砥柱”。“我唱了12年,从上班唱到退休,还想一直唱下去!”杭州市民合唱团成员夏丽莎说。作为声部长,她刚刚结束“打仗般的一个月”,负责团员的日常训练、课后练习督查等,并参演了10天10场的杭州合唱艺术中心惠民巡演音乐会。

杭州合唱艺术中心首席指挥赵彬介绍,杭州市民合唱团为杭州合唱艺术中心下辖的合唱团之一,成员主要由企事业单位职工、教师、退休人员等构成,像夏丽莎这样50岁以上的团员,在团里占半数以上。“他们就像团里中流砥柱,有更多的排练时间,也有归属感和热情。很多骨干主动承担起声部长、后勤协调的工作,让团队顺利运转起来。”

不过,近些年,越来越多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合唱团冒了出来,其他合唱团里也出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

这个变化,离不开一些有想法又有影响力的合唱团的走红。最早“出圈”的要数上海的彩虹室内合唱团,一首《张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横空出世,用传统唱腔唱着生活琐事,强烈反差颠覆大家的认知,令网友感慨:“合唱原来可以这样唱。”紧接着,武汉的星河室内合唱团、南宁的越人合唱团等一批由年轻人主导的非职业合唱团涌现,不时有作品在网络广泛传唱。在浙江,杭州青年合唱团、宁波合唱团的团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衢州问天合唱团、湖州城市青年合唱团等团体中,成员大多也是年轻人。许多平常自我调侃为“社恐”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敞开嗓子,将内心的情感唱出来。他们用轻巧、幽默的形式,打破人们对合唱团“不苟言笑”的惯常印象。有人认为,歌唱是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边唱边“玩”更符合歌唱的本质。

“这两年加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还是音乐专业的科班生,我们团里的氛围越来越欢乐了。”赵彬说,过去他们主要演唱《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经典曲目,但这次惠民巡演中,尝试安排了《敕勒歌》等传统民歌,又加入《贝加尔湖畔》等流行金曲,还根据乐曲内容增加了舞蹈动作,“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老团员们玩得也开心!”

合唱,作为一门传统的群众艺术,正以新的形态融入更多人的日常。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