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地文化有力量

2025-08-11 17:54

来源:

上周,笔者和身边小伙伴都在追一部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片中不少镜头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绍兴、到越城考察调研的“名场面”,其中许多“金句”和故事,让人感到亲切,至今仍深深鼓舞着越城人,指引着越城的改革和发展。

如果说政治是人的骨骼、经济是人的血肉,那么文化就是人的灵魂。《文化的力量》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文化具象为人人能感知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究竟如何改变生活、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比如,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为此,越城坚决扛起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大使命,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包含21个子项目的“河城共生”大项目,做深做实文商旅促融合文章。我们看到,越城通过“焕新一条河,提升一座城”,既推进产业发展,又提升城市形象,更吸引大量人才集聚。

2003年1月,履新浙江3个月的习近平来到仓桥直街。“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他嘱咐干部,保护工作要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这三条原则,贯穿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仓桥直街最终有840多户老居民留居老屋、43座老台门得以保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近年来,越城更是提质扩面“仓桥直街保护利用工作经验”,并深度挖掘千年古城蕴含的潜力。第二届山阴城隍庙会6天共吸引市民游客约50万人次,庙会市集销售额超600万元,拉动解放路沿街及越王城周边商业消费超6500万元,日均消费相较于首届庙会增长20%以上。

很多人说,越城最不缺的就是文化。事实确实如此,名人文化、宋韵文化、黄酒文化……不胜枚举。游客来到越城,看得最多的是文化,讲得最多的也是文化。应该说,25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越城的宝贵财富:越地文化,是越城最鲜明的特质、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不易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说起它们,越城人无不嘴角上扬,这就是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份自信,源于越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及深刻把握。这发掘和把握里,有“我们是谁”的清醒、“我们能做什么”的笃定,以及“我们将走向何方”的从容。为此,今年6月召开的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文铸魂、以文传承、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塑旅、以文化人、以文传声”,生动谱写守正创新弘扬越地文化的区域实践范例。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越城要做的,就是让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而这,正是《文化的力量》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