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不远处是我所读的一所乡村小学,每当学校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会议时,老师们总是带着我们在操场上集合。“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集合,观看各个班级的文艺汇演,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年我们班级演出的一则《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歌舞,一共六人,各一男一女扮演工农兵,分男女两列从后台出场。站在我前面的是身穿白衬衣蓝背带裤的“工人”,我居中扮演的是“农民”,排在我后面的穿着绿色军装的是“解放军”。当时我头上裹着三角巾,腰间围着短围裙,手上捧着一束麦草,与一个手拿镰刀的男同学默契配合着舞出一种种劳动的姿势。我们踏着歌曲的节拍欢快地变换着多种队列,将工农兵的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受到全校师生及邻近村民的啧啧称赞。
暑假期间,戏台成了村民的宝地和我们的凉床。天蒙蒙亮,我们就会到戏台上用麦草霸占着一席地,用来晒谷、晒草。到了傍晚,收起所晒的谷子。我不知道戏台有怎样的魔力将劳累了一天的村人召集起来,陆续来戏台上乘凉。我们躺在戏台的石板上,享受从田间吹来的习习凉风,仰望头上的蓝天,与眨着调皮眼睛的星星对话,看流星划破夜空,许下只有自己知道的小小心愿,听一些老人们漫无边际地讲“西游记”“牛郎织女”“天仙配”等形形色色的故事。有些还会吹口哨、拉二胡,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上几句自己熟识的小调。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