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义均老先生向靳教授讲了好多关于董萼清父子乐善好施的往事,有为家乡建学校、砌河岸、造两座新石桥、开挖低田河道(改善水利条件)等善举。而董萼清先生自己却自奉节俭,生活十分简朴。董希文的兄长在“文革”时还把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寄回老家帮助建造大队碾米厂。
据董义均父子介绍,董希文5岁时跟随父亲到杭州定居,学生时代曾几次回老家度假,假期里常穿一件五彩斑斓的长衫,估计就是作画时穿的工作服。
靳教授则给大家讲了一些董希文鲜为人知的往事。例如,关于创作《开国大典》前,老师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伟人的接见,老师对每位伟人从正面、左右侧面一一拍照的经过,还有该油画完成以后如何受到毛主席的称赞。靳教授也提到了老师晚年生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的经过,说到这些的时候,他自己不但眼睛湿润,几乎掉下眼泪,也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靳教授还说,老师去世后,他多次去师母家探望。因担心老师的大批遗作因私人保管条件有限发生意外,他还建议政府拨款,另行建造房屋收藏。
在董家吃过正宗的家常菜后(因那时附近没市场,吃的是纯蔬菜),靳教授因我等之请,当场为我们挥毫,并赠送给大家。他当晚就如他所说,睡在那张大木床上……
时光匆匆,靳之林教授已于几年前仙逝。转眼,我也已至耄耋之年,但那年陪同他到访华舍的细节却依然历历在目。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