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在她身边,
却眼睁睁救不了她……”
本该欢乐的戏水游玩
却因为“致命黑洞”
瞬间演变成了生死离别
前不久曾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上海一名男孩在浙江安吉一家酒店的温泉泳池游泳时,手臂被泳池戏水口吸入无法自拔,最终溺亡。
今年7月18日,6岁女童悦悦(化名)在云南一“儿童水寨”戏水池玩耍时,左腿陷入回水管,被牢牢吸住。
涉事“儿童水寨”戏水池
女童水中玩耍
左腿陷入回水管
7月18日下午,悦悦与妈妈随旅行团抵达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西双版纳景洪雨林公园戴斯温德姆酒店并办理入住。据旅行社介绍,该酒店的特色权益包含温泉与户外泳池,每个房间享有两个使用名额,只需在负一层温泉前台部用房卡换取手牌即可使用。
当日18时左右,妈妈带着悦悦穿过室内泳池来到户外,路过温泉池、户外戏水池,再走过一条小路才找到“儿童水寨” 戏水池游玩。这个水寨位于酒店客房附近的温泉区,采用动态循环水系统,游乐区域由平台、滑滑梯、水蘑菇等设施组成,水泵启动后,水流通过回水装置形成喷泉效果。悦悦身高1.25米,水寨内的水位刚好没过她的膝盖,旁边的告示牌上明确标注着该区域供3岁至8岁儿童使用。
“妈妈在岸边看着,她在水里玩得很开心。”悦悦爸爸说,悦悦在水寨里玩耍时认识了两个小朋友,原本妈妈已经叫她上岸,打算去参加当晚的结营晚会,但孩子说想再玩一会儿,妈妈便应允了。然而没过多久,当妈妈再次抬眼望向水中时,却只看到那两个新朋友,唯独不见悦悦的身影。
妈妈发现,悦悦身上那件颜色鲜艳的碎花连体泳衣,正隐约出现在两个小女孩身旁的水下 —— 悦悦的身体呈后仰状态沉在水里。起初,妈妈以为孩子只是不小心滑倒了,便立刻下水想扶她起来,可当她伸手去拉时,却发现根本拉不动。仔细一看才惊觉,悦悦的左腿深深陷进了一个水管里。
妈妈急忙抱住悦悦的身体,一边拼命想把孩子的口鼻托出水面让她能呼吸,一边使劲儿想将孩子的身体从水管中拔出来。但让她绝望的是,无论怎么努力,不仅无法让悦悦的口鼻露出水面,孩子的身体更是被牢牢卡住,卡住的位置一直到大腿根部,连一部分臀部都被水管吸住了。
“儿童水寨”戏水池中间的回水管
四个成年人合力
也救不出孩子
官方称,具体原因
需等详细的调查报告
网友:又气愤又难过又悲哀
悲剧重复上演,网友表示又气愤又难过又悲哀:
如果被排水口吸住
应该如何救援?
目前常见的泳池水循环模式有两种——顺循环和逆循环。逆循环模式的泳池不会吸人,威胁较大的是顺循环。
顺循环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经过纱缸过滤之后,再通过池壁或者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补给,以此形成的一个正方向循环。
被泳池排水口吸住一般有两种情况:
■ 一是泳池回水口的数量不够,水流速度特别高,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把人吸住;
■ 二是格栅(安全罩)掉了,失去防护作用,导致被吸住。
所以,为避免再出现排水口“吃人”事故再次发生:
■ 大家前往泳池游泳时,切勿靠近排水口。特别是家长带娃游泳时需全程紧盯,避免孩子靠近排水口,并提前告知孩子切勿使用手或脚触碰排水口;
■ 如在游泳过程中发现防护网破损、松动,请及时告知场所工作人员并远离。
排水口救援记住这3点:
■ 一定要马上向泳池边的安全员或工作人员求助,把排水口水阀关掉;
■ 在无法摆脱的情况下,维持遇险者呼吸以避免溺水窒息最重要。可以先给他一根管子,叼在嘴里用于维持呼吸,此时最好堵住鼻孔和耳孔,最大限度避免呛水;
■ 可以尝试撬动边缘,让水流入到下面的真空中,先减少压力差,会比较容易拉动。
急救黄金4分钟:
一旦孩子发生溺水,应该怎么施救?儿童溺水后4分钟意识丧失,随着时间的增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也在增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郭琳瑛表示:
“孩子捞上来之后,放在岸边,千万不要去控水,大声在他耳边呼唤,如果发现孩子没反应,请周围的人帮助你去呼叫120,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同时给孩子摆好体位,侧过头把嘴里可能呛进去的泥沙、石头这些异物掏出来,然后做2至5次的人工呼吸。假如我们通过通气之后,孩子没有恢复自主呼吸,立即开始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
两乳头连线中间的部分,手掌根部压住,然后进行按压。每分钟按压100至120次,深度要够,基本上是小朋友身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4至5厘米的深度,直到孩子能够恢复自主呼吸和心率。”
医生介绍,孩子发生溺水后不要倒挂拍背、奔跑摇晃,这样不仅无效,反而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在游泳池游泳时
千万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赶紧转发告诉更多人
(越牛新闻综合新民晚报、澎湃新闻、中国应急管理等)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