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越城区13家游泳场所水质不合格,疾控部门详解

2025-08-08 10:31

来源:

又到一年游泳季,游泳池的卫生状况再次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根据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全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监测结果,今年越城区38家开放营业的游泳场所,合格单位25家,不合格单位13家。

记者注意到,和去年相比一个明显变化是,合格率有明显下降。对于监测不合格单位,卫生健康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并依法立案调查。此次监测给各游泳场馆敲响警钟:游泳旺季,水质管理不容忽视。

此次水质卫生监测结果,来自我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的游泳场所“双随机”监督检查。越城区13家“不合格”游泳馆被点名,原因主要是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不合格,菌落总数不合格,游泳池水尿素指标不合格等。

越城区疾控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游离性余氯指标反映的是水质的消毒能力,也就是平常说的消毒药水投放过多或过少。从此次监测来看,大部分是“超标”。“暑假来临,泳客人数明显增多,部分泳池为了防止消毒不到位,急于求成,容易放多。殊不知,消毒药水‘过犹不及’。”

除了余氯指标,越城区泳池检测结果中涉及不合格的指标还有菌落总数和尿素指标,不合格原因均为“超标”。“菌落总数高,说明很可能存在泳客数量猛增而换水频次不够的情况,或者消毒剂投放过少。”相关人士分析说,尿素主要来源于尿液、汗液,这个指标超标,同样是因为人多、换水频率偏低。

记者了解到,持续高温天加上学生暑期,近段时间以来越城区各游泳馆均迎来了客流高峰。和去年相比,除一些酒店室内恒温泳池、体育培训场馆或健身中心的配套游泳馆外,不少新开发小区也陆续开放泳池。这就意味着,今年开放的游泳场所中有不少属于“新增”“新设”。

“新手上路,部分泳池存在自身监测设备不规范、管理人员不专业等现象。”区疾控中心相关人士说,今年泳池合格率偏低,和场所管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卫生意识淡薄等有很大关系。“虽然我们前期已组织开展游泳场所负责人专场培训,但真正的‘旺季’来临时,不少单位的泳池管理人员更替相对频繁,管理的专业性、稳定性产生波动,也影响了这些场所在随机检测中的表现。”相关人士说,后续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卫生执法力度,并对相关泳池单位开展“回头看”,进一步保障市民游得放心。

天气炎热,又正值暑假,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游泳池和各种水上乐园游玩。因此,怎么选择游泳馆,对市民的健身安全很重要。“尽可能选择大型、规范的场馆。”相关人员提醒,首先要“看证”,如果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卫生情况往往更难保证。其次,询问或查看泳池公示的每日自检结果,查看日常的水质维持措施运行情况。当然,进入泳池前要看水的颜色和透明度,闻气味。如感觉到味道刺鼻,难以适应,就可能会“超标”。

“对于经营者来说,旺季和淡季,还是要区别对待。”该人士说,投放相同剂量的消毒剂,淡季够用了,但旺季很可能无法保证消毒效果。当然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过量投药。此外,勤换水,是保持水质最好的办法。现在游泳馆人气高涨,竞争也相当激烈,经营者千万不要在水质卫生这种最基本的要求上触犯红线,影响消费体验和品质,砸了自己的招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