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30℃的凌晨 “唤醒”柏舍村

2025-08-08 10:30

来源:

6日凌晨3点,东湖街道柏舍村66岁的韩林寿在一片寂静中推出他的小木船,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8月的绍兴,即便凌晨气温也已突破30℃,潮湿的空气像层黏腻的薄膜裹在身上。韩林寿船桨划开水面的声响,成了柏舍村每日最早的“闹钟”。

站在船头,韩林寿将船摇到河中央,熟练地把船桨换成打捞网。他俯身挥动长约2米的打捞网,随着“哗啦”一声,网沿切入水面,墨绿色的水草被连根拔起,在船中央渐渐堆成一座小小的“绿丘”。要是遇到捞不动的水草,他便迅速换上钉耙。

“天越热,水草长得越疯,尤其是水葫芦,一天不捞就能长好大一片。为了河道清洁,每天都要仔仔细细地捞。”韩林寿抹了把脸上的汗,汗水混着河面上的水汽,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上划出亮痕。随着太阳渐渐露头,原本还算凉爽的河道瞬间变成巨型“蒸烤箱”,阳光直射在他裸露的皮肤上,不一会儿就把他的皮肤晒得发烫。刚用袖子擦过的额头,转眼又沁出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在黑色的工装衬衫上洇出大片深色的湿痕。

上午9时许,韩林寿换下被汗完全打湿的衣服,又继续开始工作。柏舍村160多亩河道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道地河、周家案头河、庙西江,都得靠他这艘小木船一点点巡查,因此韩林寿每天都要工作8个小时左右。如果遇到白天垃圾增多的情况,下午他还会撑着小船再次前来打捞。

今年是韩林寿做河道保洁员的第三个夏天。一大瓶水、一套长袖长裤、一顶帽子,就是他的全部装备。“帽子防晒,长袖可以擦汗,水用来解渴。虽然我年纪不算小了,但身体还干得动。”韩林寿笑着说。

沿河村民常常会捞水葫芦喂鸭子,可鸭子只啄食嫩叶,剩下的根茎有时就被随手丢进河里。每当这时,韩林寿总会撑着船慢慢靠过去,笑着劝导村民:“水草扔水里既不好捞,又容易堵塞河道,还影响美观,下次你就放岸边上好了。”

“河道是我们大家的,水清了,蚊子少了,柏舍村才能真正美起来!”韩林寿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